[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液压支架阀换向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2203.0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谭超;许静;王忠宾;周晓谋;闫海峰;姚新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5/51 | 分类号: | E21D15/5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液压 支架 换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液压支架阀换向的装置,属于矿用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用于给整个综采工作面提供安全作业空间,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产生支撑力并实现自动移设来进行顶板支护和管理的一种液压动力装置,是综合机械化采煤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
如何稳定可靠快速地控制液压支架对于采煤效率至关重要,液压支架阀的换向是控制液压支架的关键所在。目前,液压支架上广泛采用电磁先导式换向阀,通电时,电磁力把先导孔打开,上腔室压力迅速下降,在关闭件周围形成上低下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上移动,阀门打开;断电时,弹簧力把先导孔关闭,入口压力通过旁通孔迅速腔室在关阀件周围形成下低上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关闭阀门,完成液压支架阀的换向。电磁先导式换向阀是通过控制部分乳化液进入主阀的阀体来实现液压支架阀的换向,但由于电磁式先导阀油路极细,乳化液中的杂质很容易使得油路堵塞,因此需要对乳化液进行多重复杂过滤,并且要经常清理,同时电磁先导式换向阀加工、安装、维护比较复杂,因此采用电磁先导式换向阀的成本高昂,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液压支架换向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液压支架阀换向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液压支架阀的快速稳定换向,不需要提供精细过滤的乳化液,维护成本低,响应时间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液压支架阀换向的装置,包括液压阀、连杆、底座、直线电机以及执行机构;直线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并通过执行机构与连杆的一端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与液压阀的阀芯相连。
所述液压阀的底部具有固定底脚。
整个装置的外部还具有防爆壳体。
所述的直线电机为平板式直线电机,平板式直线电机具有初级和次级,初级与次级为非直接接触式。
所述执行机构由导轨、滑块和盖板组成;导轨安装在底座的两侧,导轨上具有与之相互配合的滑块,所述直线电机次级固定在底座中间,所述初级连接在盖板的中间,盖板的两侧分别与滑块相连;所述滑块与连杆的一端相连。
直线电机次级的两侧具有限位板,其安装在直线电机初级的线性运动方向上,防止初级滑出次级的范围。
本装置还具有位置反馈装置、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控制器发出用于控制直线电机运动方向、速度以及行程的控制信号至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在读取控制器给出的控制信号后,进行功率放大,使得负载按照额定功率工作;所述位置反馈装置用于感测直线电机位移,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
所述的位置反馈装置由磁头和磁栅尺组成;所述磁头安装在滑块底部,磁栅尺贴在底座上,且磁头与磁栅尺相互接触。
直线电机安装体积小,推力大,运动速度快,响应时间短,结构简单,采用直线电机控制液压支架阀的换向,可以实现其快速稳定换向,不需要提供精细过滤的乳化液,维护成本低,适应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系统原理图。
图中,1、液压阀,2、连杆,3、盖板,4、滑块,5、导轨,6、磁头,7、磁栅尺,8、初级,9、次级,10、底座,11、防爆壳体,12、固定底脚,1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一种控制液压支架阀换向的装置,包括液压阀1、连杆2、底座10、直线电机以及执行机构;直线电机固定在底座10上,并通过执行机构与连杆2的一端相连,连杆2的另一端与液压阀1的阀芯相连。直线电机通过执行机构拖动连杆2,进而拖动液压阀1的阀芯,从而实现液压支架阀的换向。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阀1的底部具有固定底脚12。因此可以更好的支撑固定液压阀1,防止直线电机在拖动液压阀1阀芯的过程中,因液压阀1与阀芯之间的乳化液过少造成的摩擦力加大而使液压阀1也相对移动。
整个装置的外部还具有防爆壳体11。防爆壳体11使装置的整体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满足矿用设备安全使用标准。
所述的直线电机为平板式直线电机,平板式直线电机具有初级8和次级9,初级8与次级9为非直接接触式。平板式直线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简易,维修方便,更适应本装置的功能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