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防腐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2064.1 | 申请日: | 2014-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婉滢;田宪策;田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慧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5/00 | 分类号: | C23F15/00;C09D151/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防腐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涉及一种铝合金的防腐处理,尤其涉及铝合金的化学镀处理。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焊接性能好、易加工、表面美观,目前已经成为工业用第二大金属材料,仅次于钢铁。铝合金在航空航天、食品包装、建筑装饰、电子家电、交通运输等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铝是一种电负性金属,其电极电位为-0.5~3V。虽然从热力学方面来看,铝是最活泼的工业金属之一,但是在许多氧化性介质、水、大气、部分中性溶液,许多弱酸性介质与强氧化性介质中,铝有相当高的稳定性。这是因为铝在上述介质中,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连续氧化物膜,其摩尔体积约比铝大30%。这层氧化膜处于压应力作用下,当它遭受破坏后又立即形成。在一般大气中,铝表面上的氧化膜厚度相当薄,铝及其铝合金腐蚀的基本类型有:点腐蚀,接触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等。
一般铝合金表面有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但是在生活、工业应用上还往往达不到要求,所以,必须进一步对其表面处理,已达到防腐目标。
发明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防腐性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防腐处理工艺,其主要步骤包括铝合金的物理预处理,铝合金的化学预处理,铝合金化学镀层溶液的配置,化学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合金化学预处理过程中所选用的预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溶液,所述的铝合金化学镀层溶液为经过辐射等处理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PS-g-MAH)溶液。
所述的铝合金的物理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沸水煮50分钟;
b.蒸馏水冲洗,晾干,丙酮冲洗,晾干;
c.先后用600#、1000#、1500#的水磨砂纸打磨;
d.丙酮清洗,碱洗(碱洗浓度NaOH:H2O=10g:125ml),去离子水清洗,晾干,待用。
所述的铝合金化学预处理过程的具体步骤为:
a.将硅烷偶联剂至于无水乙醇中配置成3%~4%浓度的硅烷偶联剂溶液,静置5~7天;
b.将物理打磨后的铝合金浸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10分钟,在120~150℃温度下加热固化60分钟。
所述的铝合金化学镀层的配置包括如下步骤:
a.PS-g-MAH溶于二甲苯溶液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b.在105℃下辐照交联。
本发明的有益特点是化学涂层本身性质稳定,不会与基体发生反应,并具有物理机械强度,能保证承受工作条件下的应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取铝合金样本,沸水煮50分钟,蒸馏水冲洗,晾干,丙酮冲洗,晾干,先后用600#、1000#、1500#的水磨砂纸打磨,丙酮清洗,碱洗(碱洗浓度NaOH:H2O=10g:125ml),去离子水清洗,晾干,待用。
将硅烷偶联剂至于无水乙醇中配置成4%浓度的硅烷偶联剂溶液,静置7天,将物理打磨后的铝合金浸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10分钟,在150℃温度下加热固化60分钟。
PS-g-MAH溶于二甲苯溶液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在105℃下辐照交联。将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铝合金样本浸入PS-g-MAH溶于二甲苯溶液中60分钟后取出晾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慧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慧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羰基化合物的烟用香精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菜籽油的精炼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