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棉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2016.2 | 申请日: | 2014-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洪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义锋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60;D04H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棉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普通的棉由棉质纤维材料组成,菌类易在这种纤维上吸着和滋生,普通的棉不具备抑菌杀菌作用,只能起到屏蔽细菌作用。
抗菌棉是将普通的棉进行抗菌整理后得到的。这种整理技术赋予棉纱布材料本身抗菌性能,提高材料自身的抗菌能力,使该材料在屏蔽细菌的同时还可以抵抗或杀灭细菌。由此可以有效的降低棉包扎伤口的伤口感染率。
目前已有的抗菌棉根据使用的抗菌整理剂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有机抗菌剂整理棉和无机抗菌剂整理棉。其中有机抗菌剂整理棉存在抗菌种类单一,安全性差,微生物易对有机抗菌剂产生耐药性,化学稳定性差,耐热性差等缺点。无机抗菌剂整理棉弥补了上述缺点,具有广谱抗菌,且使用安全性高、化学稳定性强、耐热性好等优点。
现已出现的无机抗菌剂整理棉中,应用银系抗菌剂整理的纱布居多,这些整理剂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与棉纤维素分子产生作用力的基团,因此这些抗菌剂都存在与棉纤维纱布的结合牢度低、耐水洗性差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银系抗菌整理纱布的整理工艺主要是涂层法,就是在涂层剂中加入适量的抗菌剂,在织物表面进行涂层,然后经烘干和必要的热处理,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涂层。该法加工的医用抗菌纱布大多是单面涂层,具有抗菌能
力的区域集中在织物的一面,且仅存在于该面织物的表面。同时,涂层法整理后的抗菌棉产品,受整理工艺影响,棉的通透性、手感柔软度都较普通棉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系抗菌剂与棉纤维纱布的结合牢度高,耐水洗性好,抗菌的区域广泛的抗菌棉。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棉,其特征在于:由80%抗菌纤维和20%特殊功能纤维织造而成。
本发明一种抗菌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抗菌纤维和特殊功能纤维分别开松混合,然后上梳理机按照梳理参数进行梳理成棉网,最后收卷成品;所述生产工艺如下步骤:开松→混合→梳理→铺网→上胶烘干定型→收卷成品,其中烘干定型温度为120-180℃,烘干定型时间为3—10分钟;关键在于始终保持纤网均匀,结构蓬松,柔软和良好强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上胶压力为3.0kg/cm2-6.0kg。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梳理锡林速度1000-1200r/min,道夫20-25hz,工作辊10-12hz,上屏20-25hz。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抗菌纤维采用纳米级抗菌银离子母粒原生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由于抗菌母粒原生纤维故能持续产生抗菌效果;抗菌剂缓缓溶出,在纤维表面形成抑菌圈,即使表面抗菌剂被洗掉,还会有新的抗菌剂溶出形成新的抑菌圈,故用这种纤维制作的衣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另外抗菌纤维也不失蓬松度高、弹性好的特点,并且结合20%特殊功能纤维组成,产品不但绿色环保,高效保暖,舒适透气,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可进一步了解本明,但本发明的保护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抗菌棉,其特征在于:由80%抗菌纤维和20%特殊功能纤维织造而成。
一种抗菌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抗菌纤维和特殊功能纤维分别开松混合,然后上梳理机按照梳理参数进行梳理成棉网,最后收卷成品;所述生产工艺如下步骤:开松→混合→梳理→铺网→上胶烘干定型→收卷成品,其中烘干定型温度为120-180℃,烘干定型时间为3—10分钟;关键在于始终保持纤网均匀,结构蓬松,柔软和良好强力。
所述上胶压力为3.0kg/cm2-6.0kg。
所述梳理锡林速度1000-1200r/min,道夫20-25hz,工作辊10-12hz,上屏20-25hz。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义锋,未经洪义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