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纤维制品的免喷涂光无痕热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21979.0 | 申请日: | 201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凯越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纤维制品 喷涂 光无痕热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品热成型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纤维制品的免喷涂光无痕热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纤维制品的高光和亚光的加工成型工艺中,传统工艺都是采用纤维制品出模后进行高光喷涂,传统工艺的缺点在于:进行喷涂的过程中会在纤维制品的表面上留下痕迹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美观性,同时传统的喷涂工艺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浪费了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纤维制品的免喷涂光无痕热成型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纤维制品的免喷涂光无痕热成型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①. 对纤维预浸布材料的预处理:根据产品所需要的强度,刚性参数要求合理选用相应的等级纤维和树脂材料,然后根据需要的大小及造型,按照设计对材料进行切割处理;
②对高光模具做预热处理:高光模具的温度由模温温控设备控制,使之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入模温度,模具预热完成后,其高光亮面的模穴需要均匀到位地喷涂上封孔剂;
③纤维预浸布材料的二次处理:纤维预浸布材料完成预处理后,再通过手工或自动辅助设备进行相互贴合,贴合出来的预制品需达到成品造型相似度的90%以上;
④最终成型:将纤维预制品置入高光模具内,然后将模具输送到热压设备上,给予模具施加约60-100kgf/cm2的油压压力,然后启动根据事先设置好的脉冲给气程序,使之预制品上的树脂有较好的流动性,并把纤维叠层间的空气排出,成型后的产品具有了高光的表面。
本发明中,第④步的脉冲给气程序中风压保压压力应不低于6 kgf/cm2。
本发明中,第④后产品脱模后取出,根据产品的使用需求进行机加工后,可选用环保的清洗剂对其表面经行除污除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高光模具一次成型就使得纤维制品具有高光和亚光的特性,不留下任何的痕迹,使产品达到了很好的美观效果,同时也节省了劳动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①. 对纤维预浸布材料的预处理:根据产品所需要的强度,刚性参数要求合理选用相应的等级纤维和树脂材料,然后根据需要的大小及造型,按照设计对材料进行切割处理;
②对高光模具做预热处理:高光模具的温度由模温温控设备控制,使之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入模温度,模具预热完成后,其高光亮面的模穴需要均匀到位地喷涂上封孔剂;
③纤维预浸布材料的二次处理:纤维预浸布材料完成预处理后,再通过手工或自动辅助设备进行相互贴合,贴合出来的预制品需达到成品造型相似度的90%以上;
④最终成型:将纤维预制品置入高光模具内,然后将模具输送到热压设备上,给予模具施加约60-100kgf/cm2的油压压力,然后启动根据事先设置好的脉冲给气程序,使之预制品上的树脂有较好的流动性,并把纤维叠层间的空气排出,成型后的产品具有了高光的表面。
本发明中,第④步的脉冲给气程序中风压保压压力应不低于6 kgf/cm2。
本发明中,第④后产品脱模后取出,根据产品的使用需求进行机加工后,可选用环保的清洗剂对其表面经行除污除油。
本发明中,如上述生产过程中出现无法达到免喷涂的产品,若是所采用的预浸树脂为热塑性的,只需将该产品重新置入模具再次成型即可;若是采用热固性树脂材料,该产品也可按传统技术,将该产品表面进行喷涂修复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凯越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凯越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1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