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及用于该土壤修复方法的生物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21333.2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浩;宋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C12N1/20;C12R1/23;C12R1/125;C12R1/36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徐伟奇 |
| 地址: | 20094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修复 方法 用于 生物制剂 制备 用途 | ||
1.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诺卡氏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物组合物以及吸附载体,其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所述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0.75-5.5:0.75-1.25:0.75-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土壤修复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所述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55:15:3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土壤修复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诺卡氏菌为星状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为嗜酸乳杆菌,所述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土壤修复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组合物与所述吸附载体的重量比为:1:100-150,所述吸附载体选自稻秸秆、麦秸秆、大豆秸秆、麦秸秆、芝麻秸秆的至少一种。
5.一种土壤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用于土壤修复的生物制剂与需要修复的土壤混合的步骤,所述用于土壤修复的生物制剂包括由诺卡氏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物组合物以及吸附载体,其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所述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0.75-5.5:0.75-1.25:0.75-2.5。
6.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诺卡氏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接种于一级培养基进行一级培养,获得一级菌种;
(2)分别将所述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的一级菌种接种于二级培养基进行二级培养,获得发酵菌液;
(3)将各发酵菌液按以下重量比例混匀制成微生物组合物:所述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0.75-5.5:0.75-1.25:0.75-2.5;
(4)将所得微生物组合物与吸附载体按照重量比1:100-150混匀即可。
7.由诺卡氏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物组合物用于土壤修复剂的用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所述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0.75-5.5:0.75-1.25:0.75-2.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所述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诺卡氏菌:乳酸菌:芽孢杆菌=55:15:30。
10.如权利要求7到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诺卡氏菌为星状诺卡氏菌;所述乳酸菌为嗜酸乳杆菌;所述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13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藜芦醇胶束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布南色林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