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视场光谱成像系统辅助装调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0963.8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银;何志平;陈爽;舒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场 光谱 成像 系统 辅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宽视场光谱成像系统辅助装调装置,它包括宽视场产生部分和准单色光产生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宽视场产生部分由光学底板(1)、两片分居于待装调系统两侧半视场角附近的第一平面反射镜(2)和第二平面反射镜(3)、对应的第一调整架(4)和第二调整架(5)组成;所述的平面镜(2,3)面形精度优于λ/5,不影响待装调系统像质,纵向尺寸不小于待装调系统入射口径,横向尺寸不小于待装调系统入射口径除以半视场正弦的商值;所述的调整架(4,5)是一个二维角度调整件和一个高精度一维转台的组合,用以调整平面镜的偏摆和俯仰二维角度;
所述的准单色光产生部分由复色光源(6)、两块位于待装调系统入口附近的第一窄带滤光片(7)和第二窄带滤光片(8)组成;所述的两块窄带滤光片(7,8),其透过带宽与待装调系统的光谱采样率尽量接近,两块窄带滤光片的透过波长在待装调系统探测器上可以分开;所述的复色光源(6)位于平面镜(2,3)中间,其发光光谱覆盖第一窄带滤光片(7)和第二窄带滤光片(8)的透过光谱。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宽视场光谱成像系统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点视场复色光调空间维
1)将缝宽对应待装调系统瞬时视场的狭缝板(9)放置在平行光管(10)的焦面上,狭缝板(9)与宽视场光谱成像系统(11)的内部视场光栏狭缝垂直,用卤钨灯照亮狭缝板(9);
2)借助辅助镜,借助待装调系统的机械端面,调节平行光管准直光线正入射待装调系统;
3)初装待装调系统的探测器,使接收的零视场狭缝光谱像居于探测器空间维中央;
4)在平行光管(10)和宽视场光谱成像系统(11)之间的准直光路中放置辅助装调装置,调节第一调整架(4)的二维角度调整件使第一平面反射镜(2)的光学面严格垂直于待装调系统水平面,判断方法是:通过旋转第一调整架(4)的一维高精度转台改变点视场位置,观察点视场光谱像是否一直平行于探测器列;
5)调节第二调整架(5)的二维角度调整件使第二平面反射镜(3)的光学面严格垂直于待装调系统水平面;
6)根据待装调系统的半视场角,通过调节第一调整架(4)的一维高精度转台,使光线折转接近半视场角的角度;通过调节第二调整架(5)的一维高精度转台,使光线折转接近半视场角的角度;
7)探测器上接收到三条点视场光谱像,相对于光轴前后调节探测器,沿空间维调节探测器,使三条点视场光谱像各自都落在一列元内,此时已调整好探测器的空间维位置;
(二)全视场单色光调光谱维
1)将第一窄带滤光片(7)和第二窄带滤光片(8)略有交叠放在待装调系统的入口处;
2)复色光源(6)照亮待装调宽视场光谱成像系统(11)的内部视场光栏狭缝使其成像在探测器上,根据设计文件中第一窄带滤光片(7)和第二窄带滤光片(8)透过的波长落在探测光谱维上的行数,沿光谱维平移探测器,此时已调整好探测器的光谱维位置;
3)撤走光源(6)、第一窄带滤光片(7)和第二窄带滤光片(8),再观察三条点视场光谱像是否各自都落在一列元内,若不是,则微调探测器相对于光轴前后和沿空间维的位置,使三条点视场光谱像各自都落在一列元内;
4)反复几次点视场复色光调空间维和全视场单色光调光谱维,使探测器空间维和光谱维位置与设计相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09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