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儿捏脊手法特征参数获取与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0831.5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明;倪红梅;郭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22 | 分类号: | A61B5/22;A61H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朵朵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手法 特征 参数 获取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小儿推拿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小儿捏脊手法特征参数获取与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推拿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老的民间。“推拿”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代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活婴秘旨》,张介宾的《类经》注释亦有引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导引按摩作为养生寿世的重要手段受到世人的推崇。隋、唐时期是按摩推拿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按摩推拿不再仅仅流传于民间,而且也成为太医署的重要组成之一。宋、金、元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按摩推拿仍在民间广为流传,且其理论与实践还继续得到丰富。明代的按摩又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小儿按摩的进步更为突出,“小儿推拿”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小儿患病的特点是叙述不清,服药困难,哭闹拒刺,因此小儿推拿是在成人按摩术的长期经验积累中应运而生。小儿推拿名家临床取穴时多采用小儿的特殊穴位,小儿穴位有“点”、“面”、“线”的特点。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穴位敏感的特点,所以特定的推拿手法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小儿自身调节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小儿推拿在理论上吸收了传统中医理论儿科学的精华,在治疗手段上继承了推拿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小儿推拿手法能提高小儿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胃肠消化功能,跟药物相比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效果也很好,很容易被患儿家长接受。
小儿推拿流派较多,操作手法不尽相同,其理论、手法、穴位不同于成人,大多穴位集中于前臂,一些手法的机理不能用经络理论等中医理论解释清楚,而小儿推拿技法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几乎空白,如对手法的量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复旦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通过“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动力学分析”推导出手法的动力学方程,然而对于小儿推拿的研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例如推拿方向、频率、力度、时间以及补泻手法达多少才会有最佳疗效,又不产生负作用且安全性符合要求,还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此选择小儿捏脊疗法作为研究对象,力争从理论上完善和发展了小儿捏脊疗法,通过研发一个小儿捏脊手法特征参数采集与分析方法,获取小儿推拿捏脊治疗过程中手法的推拿方向、频率、节率、力度、时间以及补泻手法的特征参数,运用信息整合方法进行数据融合、挖掘分析,为运用现代科学手段逐步揭示此手法的作用机理等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各小儿捏脊名家的学术争鸣和特色经验和技法的总结,可使此手法在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丰富小儿推拿的学术思想同时,充实小儿捏脊疗法内容,为小儿捏脊注入新的生命力。
小儿捏脊治疗疾病的机理,源于经络学说。人体以背腹分阴阳,背为阳,腹为阴,脊在背部正中,乃督脉所循行之处。督脉循行起于下极之输,并入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故而捏此部位,能促使督脉与冲脉、任脉相接,阴阳协调。且脊柱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所统,脊旁1.5寸多布有脏腑的背俞穴,脏腑有病能影响经络,而经络有病可内传脏腑。脏腑有病常反应在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上,相应的俞穴出现压痛、酸痛等症状。小儿捏脊疗法作用于督脉及膀胱经上,使其舒通经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以达安和脏腑、培补元气、治病健身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捏脊疗法是通过手法的机械刺激直接施治于人体体表而起着治疗作用。首先通过刺激体表局部组织,增加局部供血,改善微循环,改善细胞供氧和代谢,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手法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至下丘脑,其冲动引起下丘脑分泌和释放各种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感觉神经传入脊髓的脑干,通过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胶状质释放脑啡肽,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手法的刺激还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持人体防御机能的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0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敏氧化反应设备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取证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