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9595.5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5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伟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H01R4/06;H01R12/53;H01R12/58;H01R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地址: | 3145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接线 端子 线路板 连接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导线、接线端子和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两端各自包固包线端子,并分别与所述接线端子、所述线路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装置于端钮盒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线的两端与包线端子的包固结构为铆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线一端包固包线端子,并与接线端子铆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线另一端包固包线端子,并焊接于线路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开设孔,所述孔包括铆接孔和铆接后出现的铆接凹陷孔。
7.一种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所述的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导线的两端各自铆接包固包线端子;(2)对接线端子一端开设铆接孔,将铆接包固有包线端子的导线一端插入接线端子铆接孔内,通过从垂直于铆接孔方向的位置进行铆接,将导线一端与接线端子一端铆接固定,并将接线端子另一端紧配装入端钮盒中;(3)将包固了包线端子的导线另一端直接焊接于线路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线端子具有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用包线端子的前端部分包固导线外部的绝缘层,以防止导线跟部断裂;用包线端子的后端部分包固导线中的铜丝,通过挤压将导线中的多股铜丝集中于包线端子内部,使得导线中的多股铜丝与包线端子可靠接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固有包线端子的导线一端插入接线端子的铆接孔内,从垂直于铆接孔方向的位置进行铆接;将导线一端与接线端子一端铆接固定,并使得接线端子的母体金属向铆接孔中挤压;铆接后出现铆接凹陷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与接线端子、线路板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孔的大小与铆接包固有包线端子的导线一端的大小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伟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伟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5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