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隧道窑隔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9579.6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牟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德节能窑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隧道窑 隔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烧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砖坯烧制的设备附件,具体来说,是一种移动式隧道窑内阻隔各功能区段热气流流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式隧道窑有一个圆环形的窑底,窑底的两侧设置两条同心圆的轨道,窑体是圆弧形,并具有一个圆弧形的隧道,隧道的两侧和顶部是由耐火材料为基体组成的窑壁和窑顶,窑壁两侧固定有钢架,并通过设置在钢架下部两侧的驱动装置和行走机构使其在圆环轨道上移动。窑体按功能可分为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和冷却段,砖坯码放时分段码放,每段的大小适合每个功能区段,当窑体移动时,码放在窑底上的每段砖坯整体依次通过上述功能区段,为控制每段砖坯都能够单独在每个功能区段进行相应工序,砖坯通过每个功能区段时都停留一段时间。由于窑体内设有抽风/送风机构,因此窑体内的空气流动会带动热气流动,这样,相邻功能区段的工序就会存在影响。
为克服上述影响,现在每个功能区段的断面窑顶上设置隔断装置,该隔断装置通过单根卷筒卷放耐热帘布,当窑体向前移动时(码放的砖坯则相对窑体向后移动),卷筒收起耐热帘布让砖坯通过,当砖坯段移动到对应功能区段时,卷筒放下耐热帘布以隔断每个功能区段,从而阻断窑体内各功能区段的热气流动,使得每个功能区段工作时都能够完全独立,在完成相应工序后,耐热帘布收起,窑体继续移动,砖坯段进入下一个功能区段的工序,依次类推。但是这种隔断装置存在如下问题:隔热帘布一般采用耐火纤维,质量较重,使得卷筒所承受的负载较大,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以及产量扩大的需要,移动式隧道窑的断面宽度越来越大,这样卷筒的长度也随之加长。为了使卷筒满足工作要求,卷筒的直径也进一步加大,整个隔断装置的尺寸相应增大,这使其与窑体其他相邻装置发生干涉。而且由于卷筒长径比大,卷筒的挠度也增大,对隔断装置的正常运行非常不利,对其工作寿命影响也很严重。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隔断装置结构不合理、卷筒刚性差、扰度大以及卷动效果差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卷筒刚性好、挠度小和卷动灵活的移动式隧道窑隔断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隧道窑隔断装置,包括横向安装在窑顶上的卷筒机构,该卷筒机构包括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且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具有水平重合部,其中第一卷筒一端设置轴承座并通过对应支撑座固定于窑顶,另一端依次连接与第一卷筒处于同一轴线上的传动筒和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由电机连接的变速器控制,所述第一卷筒与传动筒连接处设置轴承座并通过对应支撑座固定于窑顶,传动筒与主动齿轮连接处设有轴承座,所述第二卷筒沿水平重合部一端设置轴承座并通过对应支撑座固定于窑顶,另一端依次连接与第二卷筒处于同一轴线上的从动齿轮和联轴节,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且齿数相同,所述联轴节与电机固定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卷筒与从动齿轮连接处设有轴承座,该轴承座与传动筒和主动齿轮连接处的轴承座通过同一个支撑座固定在窑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通过第一卷筒转动带动第二卷筒转动来同时放下耐热帘布,从而在各功能区段之间形成隔断面,阻挡热气流动,由于耐热帘布的重量被分摊到两个卷筒上,相应减小了每个卷筒上的负载,同时卷筒长度缩短也降低了卷筒挠度,而水平重合部的设置能够避免两个耐热帘布之间缝隙导致的热气泄漏。
进一步来说,所述传动筒上均匀设置有数个轴承座并通过相应的支撑座固定于窑顶。上述限定能提高传动筒部分刚性,为隔断装置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大小相同,且水平重合部不超过第一卷筒长度的1/5。上述限定使得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能够以相同尺寸制造,从而减小模具成本,而限定水平重合部的长度是为了尽量减小因两个耐热帘布之间的缝隙产生的热气流动,同时确保耐热帘布大小适宜,避免卷筒出现负载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相通过设置两个卷筒来同时收放耐热帘布,从而形成位于各功能区段之间的隔断面,不但阻止了热气流动,还将耐热帘布的负载分摊到两个卷筒上,克服了单一卷筒负载太大的问题,提高了隔断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隔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俯视图);
图3为图2的B向示意图(右视图)
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德节能窑炉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德节能窑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燃气灶具有线控制的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钛合金叶片的锻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