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铅离子的磁共振成像传感器的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9078.8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广;胥传来;尹红红;匡华;马伟;宋珊珊;刘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离子 磁共振 成像 传感器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测定铅离子的磁共振成像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属于纳米生物技术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电镀、化妆品、染发剂、釉彩碗碟、餐具、燃煤、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它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主要毒性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免疫低下人群。它可以破坏儿童的神经系统,它可以导致血液循环系统和脑的疾病。长期接触铅和它的盐(尤其是可溶的和强氧化性的PbO2)可以导致肾病和类似绞痛的腹痛。摄入过多的铅及其化合物会导致心悸,易激动,并会使神经系统受损,甚至会致癌和致畸。铅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为0.16mg/L,用含铅0.1~4.4mg/L的水灌溉水稻和小麦时,作物中铅含量明显增加。国家环保部的调查显示,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对其发现和检测是致关重要的。
传统的Pb2+检测方法主要是仪器分析方法,包括电感偶合等离子体法(ICP)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虽然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但是这些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专业的操作人员,从而导致较高的分析成本。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发展,纳米生物传感器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成本的优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由纳米粒子所制备的各种生物传感器如:比色传感器、手性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核磁共振传感器等,在各种食品危害因子的检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磁纳米粒子具有顺磁性的特性,不同状态的磁纳米粒子具有不同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可以借助于磁纳米粒子的磁共振信号对目标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DNA酶是经体外筛选得到的一种功能化的DNA分子,可以识别目标物并且催化发生特定的生物化学反应,重金属依赖的DNA酶一般由两条链组成,一条是酶链,一条是底物链,在重金属存在的条件下,会导致底物链发生相应的连接或断裂,Pb2+依赖的DNA酶被称作“8–17”DNA酶,酶的底物链包含有RNA切割位点,当存在Pb2+的条件下,底物链的切割位点处会发生断裂,从而表明Pb2+的存在。
本发明是借助于Pb2+依赖的DNA酶将磁纳米粒子探针组装成多聚体,在不同浓度Pb2+存在的条件下,酶的底物链发生断裂从而导致磁纳米粒子多聚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解聚,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解聚程度越大,相应的横向弛豫时间T2随之降低,根据T2弛豫时间与Pb2+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达到检测Pb2+含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传感器对Pb2+进行检测与定量,借助于Pb2+依赖的DNA酶将磁性纳米粒子探针组装成多聚体,在不同浓度Pb2+存在的条件下,多聚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解聚,最后通过核磁共振信号对磁性纳米粒子组装体进行测定,从而间接检测目标Pb2+的含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测定铅离子的磁共振成像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包括:磁性纳米粒子分别与一对DNA探针偶联,DNA偶联后的磁性纳米粒子在DNA酶的作用下进行组装,磁性纳米粒子组装体应用磁共振信号进行检测;具体步骤为:
(1)磁性纳米粒子分别与一对DNA探针偶联
所用的分散性良好的磁纳米粒子为羧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粒径为10.3±1.6 nm,首先磁纳米粒子表面的羧基用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NHS)进行活化,即:0.15mg 磁性纳米粒子用100μL 0.01M的PBS(包含50mM NaCl)进行溶解,然后将 0.0746mg EDC和0.12mg NHS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活化15min后,取两份上述磁性纳米粒子,向其中分别加入一对DNA探针S1及S2之一种,使DNA探针的终浓度均为1μM,在室温振荡反应4h;DNA偶联的磁性纳米粒子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超滤管超滤三次,以完全去除未反应的DNA分子,每次在10000r/min 的条件下离心5 min;最终将DNA偶联的磁性纳米粒子重悬到25mM pH7.2的Tris-乙酸缓冲液中,从而得到偶联DNA的磁性纳米粒子探针磁性纳米粒子-S1及磁性纳米粒子-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
- 下一篇:树脂基复合材料圆管密封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