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外遮阳构件透光率的模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9025.6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丁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G05D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物外 遮阳 构件 透光率 模拟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建筑物外遮阳构件透光率的模拟检测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根据待测外遮阳建筑物及其外遮阳构件的外形按比例构建一外遮阳建筑物模型,然后,
(1)在模拟地,根据待测外遮阳建筑物的实际朝向以及当前时刻外遮阳建筑物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转动外遮阳建筑物模型,即,先使外遮阳建筑物模型的底面保持水平,再使外遮阳建筑物模型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与待测外遮阳建筑物的正北面所对方向一致,然后使外遮阳建筑物模型底面的法线指向太阳;
(2)根据待测外遮阳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和模拟时刻计算出太阳高度角h与太阳方位角a;
(3)在步骤(1)的基础上分别,使外遮阳建筑物模型绕经过外遮阳建筑物模型底面形心或该形心正下方的东西方向的水平轴线转动步骤(2)所计算出的太阳高度角h,使外遮阳建筑物模型绕经过外遮阳建筑物模型底面形心且垂直于外遮阳建筑物模型底面的轴线转动步骤(2)所计算出的太阳方位角a;
(4)测得太阳光线经各外遮阳构件直射到外遮阳建筑物模型对应遮阳部位上所产生的光斑面积,并用所测得的光斑面积除以外遮阳建筑物模型对应遮阳部位的面积,即得模拟时刻待测外遮阳建筑物上外遮阳构件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外遮阳构件透光率的模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斑面积采用下述照相法检测获得:用拍摄所述光斑的数码照片,再将数码照片转换成二值图,然后先根据图中位于阴影位置像素点的像素值和位于光斑位置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位于光斑位置像素点的数量,然后用该数量乘以一个像素点面积便得到所述的光斑面积。
3.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放置外遮阳建筑物模型的平台和设在平台与底座之间的三轴转动系统;该系统自上而下依次由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三旋转驱动装置连接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与其输出轴端面相对的侧面固定在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输出轴的侧面,所述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与其输出轴平行的侧面固定在第三旋转驱动装置输出轴的端面;所述的平台的下表面固定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输出轴的端面,且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输出轴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垂直;所述的第三旋转驱动装置与其输出轴端面相对的侧面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且第三旋转驱动装置输出轴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第一旋转驱动装置与其输出轴端面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一倒U形的连接架,该连接架跨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的上部,其底部固定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上,两根侧根的头部其分别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输出轴两伸出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上设有十字线定位标记,该十字线定位标记的十字线交叉点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输出轴的轴心线的延长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装置还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的平台上表面边缘的指南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该控制器依次由工业计算机、RS—485接口、单片机和脉冲驱动电路,其中,工业计算机经RS—485接口与单片机的RXD、TXD和INT0端口连接,脉冲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一组I/O口连接,脉冲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三路脉冲信号分别驱动第一、第二和第三旋转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0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