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铰链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8844.9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0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同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06 | 分类号: | E05D1/06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件,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铰链。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220504978.8公开了一种工业机柜铰链组件,包括有铰链、铰链轴、卡簧、合页和十字盘头三角牙自攻钉,铰链轴的一端呈直头状、其上装有卡簧,另一端呈弯钩状,在铰链和合页与通过铰链轴旋转连接。但是这种铰链与其所连接的部件的接触面积较小,且这种铰链的两个合页的接触面积也较小,局部应力较大,易被损坏,使用寿命较短,且这种铰链与其所连接的部件为相互分离结构,安装这种铰链较为麻烦,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型材制成的、可拆卸且相互活动连接的“C”形连接部和钩状端部,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快速,接触面积较大,局部应力较小,使用寿命较长的新型铰链。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新型铰链,包括固定部和一活动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有一“C”形连接部,所述的活动部的包括一钩状端部,所述的钩状端部卡入所述的“C”形连接部的内部且与所述的“C”形连接部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固定部及所述的活动部为型材。
本发明的新型铰链的优点是:带有型材制成的、可拆卸且相互活动连接的“C”形连接部和钩状端部,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快速,接触面积较大,局部应力较小,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新型铰链的主视图,此时固定部与活动部的夹角为0°;
图3为图2中的新型铰链的活动部处于另一方位时的示意图,此时固定部与活动部的夹角为30°;
图4为图2中的新型铰链的活动部处于另一方位时的示意图,此时固定部与活动部的夹角为45°;
图5为图2中的新型铰链的活动部处于另一方位时的示意图,此时固定部与活动部的夹角为90°;
图6为图2中的新型铰链的活动部处于另一方位时的示意图,此时固定部与活动部的夹角为110°;
图7为图2中的新型铰链的活动部处于另一方位时的示意图,此时固定部与活动部的夹角为120°;
其中:
1、固定部;11、“C”形连接部;
2、活动部;21、钩状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的新型铰链的优点是:带有型材制成的、可拆卸且相互活动连接的“C”形连接部和钩状端部,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快速,接触面积较大,局部应力较小,使用寿命较长。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铰链,包括固定部1和一活动部2,该固定部1上设置有一“C”形连接部11,该活动部2的包括一钩状端部21,该钩状端部21卡入该“C”形连接部11的内部且与该“C”形连接部11活动连接。
如图2-图4所示,当该活动部2与该固定部1之间的夹角为0°-45°时,该钩状端部21与该“C”形连接部11形成活动连接,该活动部2能够沿该“C”形连接部11转动从而形成铰接结构;
如图5-图7所示,当该活动部2与该固定部1之间的夹角大于110°时,按图5、图6、图7所示顺序操作即可将该钩状端部21与该“C”形连接部11分离,按图7、图6、图5所示的顺序操作即可将该钩状端部21卡入该“C”形连接部11内部;
由此可见,该固定部1与该活动部2通过该“C”形连接部11及该钩状端部21形成了可以拆卸的铰接结构,可以作为铰链使用,且这种铰链的安装和拆分较为方便快速。
如图1所示,该固定部1及该活动部2为型材,型材结构能够保证该固定部1及该活动部2本身有较好的强度。例如:将该新型铰链用于窗户上时,可以将该固定部1作为该窗框的一个边框使用,将该活动部2作为窗户的一个边框使用,两个型材之间的接触长度较长,接触面积较大,局部应力较小,不易被损坏,且拆卸这种窗户较为方便快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同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同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8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塑复合型材/塑钢型材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锁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