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拍摄对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8564.8 | 申请日: | 2014-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7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2B7/28;G02B7/36;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路远 |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拍摄 对焦 方法 | ||
1.一种手机拍摄对焦方法,执行在具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中,其特征在于: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手机持有者在观看显示屏中视觉焦点时,瞳孔中心在前置摄像头参照系中的位置坐标;
步骤二,中央处理器将瞳孔中心位置坐标转换为后置摄像头参照系中视觉焦点的位置坐标;
步骤三,中央处理器根据视觉焦点位置坐标的变化向后置摄像头发出相应的变焦控制信号,改变后置摄像头的对焦位置;
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拍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中央处理器(07)建立显示屏(03)、前置摄像头(05)和后置摄像头(04)的参照系,并形成映射关系模型;
步骤b、中央处理器(07)利用智能手机上的标记装置建立显示屏参照系与前置摄像头参照系坐标转换的基准;
步骤c、前置摄像头(05)采集眼球图像,中央处理器(07)确定前置摄像头参照系中标记装置的位置坐标,确定瞳孔及瞳孔中心的位置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拍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中央处理器(07)确定前置摄像头参照系中,瞳孔中心与标记装置的矢量位置关系;
步骤e、中央处理器(07)通过映射关系模型将矢量位置关系转换为后置摄像头(04)参照系中相应的视觉焦点的坐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拍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装置(06)是显示屏(03)边缘的LED光源或是前置摄像头(05)上的发光环,或者是相应位置的反光装置;或者是显示屏(03)上端中央、两端的显示屏像素组成的特定发光或闪烁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拍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步骤b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0,中央处理器(07)启动显示屏(03)上部一端的第二标记装置产生局部亮度差别,作为第二光斑,根据显示屏(03)参照系确定第二光斑坐标位置;
s120,中央处理器(07)启动显示屏(03)上部另一端的第三标记装置产生局部亮度差别,作为第三光斑,根据显示屏(03)参照系确定第三光斑坐标位置;
s130,中央处理器(07)启动显示屏(03)上端的第一标记装置产生局部亮度差别,中央处理器(07)根据物理结构中前置摄像头(05)与显示屏(03)的相对位置参数,修正局部亮度在显示屏(03)参照系中的坐标位置,以前置摄像头(05)在显示屏(03)参照系中的坐标位置作为第一光斑坐标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拍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步骤c中包括以下步骤:
s150,中央处理器(07)从面部画面中提取在前置摄像头(05)参照系中的眼球坐标区域;
s160,中央处理器(07)从眼球坐标区域中确定第一光斑、第二光斑和第三光斑的前置摄像头参照系的坐标区域;
s180,中央处理器(07)从眼球坐标区域中提取瞳孔坐标区域;
s190,中央处理器(07)从瞳孔坐标区域中提取瞳孔中心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拍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步骤d中包括以下步骤:
s170,中央处理器(07)确定第一光斑中心的投影坐标,即前置摄像头参照系中第一光斑中心在第二光斑区域中心和第三光斑区域中心的连线上的投影坐标;
s200,中央处理器(07)根据投影坐标和瞳孔中心坐标形成在前置摄像头参照系中的视线矢量,用来反映显示屏参照系中相应的视觉焦点位置坐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拍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步骤e中包括以下步骤:
中央处理器(07)将显示屏参照系中相应的视线关注位置坐标转换为后置摄像头参照系中相应的视觉焦点位置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拍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步骤e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0,中央处理器(07)以前置摄像头参照系中第二光斑中心和第三光斑中心间距变化作为第一修正参数,消除前置摄像头与眼球间前后距离抖动对视线矢量的干扰;
s220,中央处理器(07)以前置摄像头参照系中第二光斑中心与投影坐标的间距长度、和第三光斑中心与投影坐标的间距长度的比例变化作为第二修正参数,消除前置摄像头与眼球间水平位置抖动对视线矢量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85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