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中性蛋白酶与化学物质的原皮保毛脱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8501.2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3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石碧;曾运航;周建飞;王亚楠;廖学品;张文华;曹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4C1/06 | 分类号: | C14C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性 蛋白酶 化学物质 原皮保毛 脱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性蛋白酶与化学物质的原皮保毛脱毛方法,属于原皮的脱毛领域。
背景技术
原皮脱毛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皮上的毛和表皮。目前国内外的制革厂普遍使用灰碱法进行脱毛,即采用2%~4%硫化钠和6%~10%石灰脱毛。灰碱法是制革行业公认的经济、有效的脱毛方法,但是它会造成制革废水的硫化物浓度过高,并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石灰淤泥和无法回收利用的毛降解产物。因此,为了消除或减少灰碱法脱毛产生的污染,研究者们提出了对环境更友好的酶脱毛法和化学保毛脱毛法。
酶脱毛法是利用蛋白酶催化水解毛根与毛囊之间的连接,使毛能在机械作用下从皮上脱落的方法。该方法能得到形状完整、便于回收利用的毛,并且因为酶制剂本身无毒无害且可降解,所以酶脱毛法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脱毛方法之一。但是,现有的酶脱毛法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果完全使用酶脱毛法来达到脱毛的目的,需要蛋白酶对原皮有足够的作用强度(作用时间较长,或酶用量较大,或作用温度较高,或作用pH较高),而这样容易损伤皮内的胶原,产生粒面损伤或成革松面的品质缺陷,无法确保皮革产品质量安全。因此,酶脱毛法的推广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存在上述技术问题的原因是,虽然蛋白酶对其水解的肽键的邻近基团有专一性要求,例如胰蛋白酶要求其水解肽键的羧基端为碱性氨基酸,而胰凝乳蛋白酶则要求肽键的羧基端为芳香族氨基酸,但是皮胶原作为一种蛋白质,在其分子内部通常都能找到满足蛋白酶水解要求的肽键。此外,单独使用蛋白酶进行原皮脱毛往往不能彻底地去除皮上全部的毛,尤其是对于牛皮而言,由于毛极其细密(约1200~1700根/cm2),现有的酶脱毛法很难脱除其所有的毛。残留的毛会导致面革的表面粗糙及色差,而去除这些残留的毛却需要使用较多的硫化物。
为了解决酶脱毛法容易出现成革品质缺陷的技术问题,同时减少硫化物污染,制革工作者开发了酶-硫化物协同脱毛法。“少硫化钠酶脱毛工艺的研究”文献中报道了一种先采用少量硫化钠浸水(对皮进行预处理),再使用蛋白酶和酚类助剂在40~42℃进行酶脱毛的方法(汪建根,张中玉,陈超莹,郭体兵,孙献军.中国皮革,2001,30(5):29-32.);“碱酶结合脱毛法在牦牛皮上的应用(I)”文献中报道了一种使用硫化钠和酶制剂(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和糖化酶的复合酶)结合处理原皮的脱毛方法(李胜利,陈武勇,李慧,陈田.皮革科学与工程,2006,16(4):53-56.);中国专利CN103320550A题为“一种微酶碱法保毛脱毛的制革方法”公开了一种先采用含酶助剂在碱性条件下(pH9.0~10.0)破坏毛囊、松动毛根,再使用石灰护毛,最后加入硫化物(皮重1.1%硫化钠与0.8%硫氢化钠的混合物)与含酶助剂协同作用的保毛脱毛方法。这些脱毛方法无论是在酶使用前、酶使用同时,还是在酶使用后添加硫化物,都是通过酶与硫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来达到良好脱毛效果的。然而,由于蛋白酶对原皮的作用强度仍然较高(作用温度较高,或作用时间较长,或作用pH较高),并且皮内的胶原经过碱的作用会部分变性,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使用上述的脱毛方法仍然存在粒面损伤或成革松面的风险,不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8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鲜薇菜的保存方法及其调味汁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染色废水的前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