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菌针灸针包装技术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8363.8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沈益民;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民兴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24 | 分类号: | B65D85/24;B65D81/20;B65D77/26;B65D7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23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针灸 包装 技术 方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菌针灸针包装技术方案,尤其是专利号为ZL200410104090.5、ZL201120178839.6、201310061716.8、201310061708.3、201310061748.8及其它带有防护膜的针灸针(简称加膜针灸针)的包装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已有无菌针灸针的包装技术是:将针灸针分别预置于塑料泡罩中,采用透析纸或铝箔纸封闭泡罩,然后采用环氧乙烷熏蒸或γ射线辐照或高能电子辐照等方法对针灸针及其包装物进行消毒。该已有技术的缺陷是:1、由于针灸针分别预置于塑料泡罩中,并采用透析纸或铝箔纸封闭泡罩,取用时需要逐一压迫泡罩,使泡罩变形迫使针灸针移位以顶破透析纸或铝箔纸,再从变形的泡罩中拿取针灸针,操作繁琐,取用不方便,特别是在连续多次取用针灸针的情况下,明显感到影响工作效率。2、由于针灸针与泡罩之间不是紧密配合,存在活动空间,运输及取用过程中,针灸针针尖有可能因碰撞泡罩而发生变形,影响针灸针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加膜针灸针专用包装技术:依据通常一次治疗所需用加膜针灸针的大致规格与数量,将一种或多种规格及数量的加膜针灸针排列于浅盘或面板上,采用负压或真空封装技术,将排列有加膜针灸针的浅盘或面板负压或真空封装于封装袋中,在封装袋上设置启封装置,并经整体消毒灭菌处理。使用时,自启封装置处撕开封装袋,取出浅盘或面板,取用加膜针灸针。以上所述的封装袋,通常采用符合医用无菌包装材料要求的铝塑复合膜或聚乙烯膜或尼龙膜或其它高分子材料制成;以上所述的浅盘或面板,通常采用符合医用无菌包装材料要求的聚乙烯、有机玻璃、硬纸板等材料制成,浅盘或面板上设有用于加膜针灸针定位的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依据通常一次治疗所需用加膜针灸针的大致 规格与数量,将一种或多种规格及数量的加膜针灸针排列于浅盘或面板上,采用负压或真空封装技术,将排列有加膜针灸针的浅盘或面板负压或真空封装于封装袋中,在封装袋上设置启封装置,并经整体消毒灭菌处理,取用方便,可在保障消毒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2、由于将加膜针灸针预置于浅盘或面板上,浅盘或面板上设有用于加膜针灸针定位的装置,并采用负压或真空封装技术,使加膜针灸针被负压紧密地固定在浅盘中或面板上,可以有效避免加膜针灸针发生活动移位,保障加膜针灸针针尖不因碰撞而变形,并且排列整齐有序,便于取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无菌针灸针包装技术方案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1)封装袋,(2)封装袋的粘合部,(3)浅盘或面板,(4)加膜针灸针的保护膜,(5)加膜针灸针,(6)用于加膜针灸针定位的装置,(7)启封装置。
具体实施例:
图1是无菌针灸针包装技术方案实施例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浅盘或面板(3)上,设有用于加膜针灸针定位的装置(6),本实施例用于加膜针灸针定位的装置(6)是浅槽,不同规格与数量的加膜针灸针(5)置于浅盘或面板上的用于加膜针灸针定位的装置(6)中,用于负压或真空封装加膜针灸针(5)的封装袋(1)采用的是符合医用包装材料要求的透明聚乙烯材料,在封装袋的粘合部(2)上设置了启封装置(7),该启封装置由一个“V”形切口及其尖端的一条切痕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民兴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民兴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8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支撑剂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仿真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