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号锥的雷达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8066.3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让;张延;雷张华;李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号 雷达 压制 干扰 欺骗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雷达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的识别方法,用于对干扰类型的具体识别及抗干扰措施的选取。
背景技术
压制式干扰是利用干扰机发射的噪声干扰信号遮盖或淹没正常的回波信号,阻碍雷达检测目标信息。压制式干扰主要是通过发射大功率噪声实现的,它能够干扰任何类型的雷达信号,由于最佳干扰波形就是随机性最强或不确定性最大的波形,而高斯白噪声就具有最佳干扰的干扰波形。因此,利用高斯白噪声对雷达发射频率进行调制的压制式干扰是雷达对抗中经常用到的干扰样式。根据噪声的不同产生方式,雷达有源压制式干扰一般可分为射频噪声干扰、噪声调幅干扰和噪声调频干扰。
欺骗式干扰是采用虚假的目标信息作用于雷达的目标检测和跟踪系统,使雷达不能正确检测真正的目标或者不能正确测量目标的参数信息,从而达到迷惑和扰乱雷达对真正目标检测和跟踪的目的。欺骗式干扰一般可分为距离欺骗、速度欺骗以及角度欺骗。
当雷达检测到有干扰时,现有方法通过提取欺骗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的时域、频域、变化域等特征来识别两类干扰,见范伟2007年5月硕士论文《雷达有源干扰信号特征分析与识别算法研究》和李志明2009年4月硕士论文《雷达有源干扰信号的自动识别方法研究》,但这些方法在提取干扰特征时复杂度比较高,且仅在一定的干噪比下才可以以较高概率正确识别两类干扰,在干噪比较低或者较高时,两类干扰特征的区别不明显,识别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锥的雷达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识别方法,以减小计算量,在干噪比较低或者较高时提高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的识别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的:
一.技术原理:
压制式干扰是类似噪声信号,与真实目标回波信号的相似度很低,近似正交,体现在干扰信号误差角(JSEA)上就是压制式干扰与真实目标回波的干扰信号误差角比较大,接近90°;欺骗式干扰是由发射信号调制产生的,其与真实目标回波的相似度比较高,因此欺骗式干扰与真实目标回波的干扰信号误差角比较小。根据两类干扰与真实目标回波的干扰信号误差角差异较大的特点,利用信号锥的概念,选择合适的角度作为门限,可以得到一个中心轴是真实目标回波的信号锥。
当角度门限选定后,由于压制式干扰与中心轴的夹角大于角度门限,在信号锥外,而欺骗式干扰与中心轴的夹角小于角度门限,在信号锥内,这样就识别出了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
二.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的实现步骤包括如下:
(1)获取目标或干扰的基带信号:
当雷达中没有干扰时,雷达接收机通过下变频和模数转换器得到真实目标回波信号的基带信号x;
当雷达中有干扰时,雷达接收机通过下变频和模数转换器得到干扰的基带信号y;
(2)根据步骤(1)得到基带信号,计算干扰信号与真实目标回波信号的干扰信号误差角μ;
(3)设角度门限为:θ=80°,以θ为锥角,以真实目标回波信号为中心轴,得到一个信号锥,并定义处于锥外的干扰信号为压制式干扰,处于锥内的干扰信号为欺骗式干扰;
(4)将干扰信号误差角μ与角度门限θ进行比较,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当干扰信号误差角μ大于门限θ时,则干扰信号处于锥外,即确定此干扰信号为压制式干扰;
当干扰信号误差角μ小于门限θ时,则干扰信号处于锥内,即确定此干扰信号为欺骗式干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
第一,相对于传统的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识别方法,本发明的核心是计算经采样后的两类干扰与真实目标回波的向量夹角,即干扰信号误差角,因而计算量较小,而且易于实现;
第二,本发明提取的特征稳健,相比于传统方法,本发明在较低和高干噪比下可以很好的识别;
第三,首次将信号锥的概念应用到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的识别中,概念简单明了,通过选择合适的门限,就可以有效地识别出两类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取的两类干扰的干扰信号误差角特征和常规方法提取的布方差特征;
图3是本发明对欺骗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两类干扰的识别率和常规方法对两类干扰的识别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目标或干扰的基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8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工艺中的钢材清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提高α-熊果苷产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