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度调节拐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8006.1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彩萍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A61J7/04;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调节 拐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角度调节拐杖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全世界开始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高龄人口比例不断增高,因此,高龄民众的生活品质即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高龄民众的生活中,常面临到的问题之一,走动,由于大部分高龄者基芦身体老化影响致使活动能力大幅降低。
移动速度缓慢的高龄者与身盘障碍人士等的行走辅助器具,虽然拐杖解决了高龄者身绰体障人士的行走问题,却仍未避免行走安全问题。由于高龄者与身体障碍人士之行走速度缓慢,当拐杖使用者行经于夜间或是于光线昏暗交通繁忙的道路时,车辆之驾驶人容易因光线昏暗,而难以清楚辨识拐杖使用者的行动,如此容易导致驾驶人因视线不清而需常常紧急闪避在路上行走之高龄者与身体障碍人士,进而发生驾驶人所驾驶之车辆即将与其他车辆擦撞的危险状况时,甚至闪避不及,而撞上行动力较差的老年人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拐杖装置,其利用生理监测功能监测使用者的生理状况并警示用药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拐杖装置,其包含握柄、生理监测模块、警示模块和杆体,生理监测模块设置于握柄一端,警示模块设置于握柄之另一端,警示模块电性连接至生理监:生理监测模块经由握住握柄手部监测拐使用者生理讯号,依据生理监测结果控制该警示模块输出对应的一警示讯号,杆体一端接设于该握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操作简便,可由生理监测模块提供使用者即时生理监测,并提醒使用者可及时服用药物,而不延误突发性疾病的治疗时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角度调节拐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角度调节拐杖装置的杆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拐杖装置10,如图1和图2所示,角度调节拐杖装置10包括握柄12、生理监测模块14、警示模块16和杆体18。此外,握柄12上设置开关122和扬声器124,杆体18上设置容置槽20、侧盖22、显示控制模块24和伸缩部26。
生理监测模块14设于握柄12一端,警示模块16设于握柄12的另一端,其中生理监测模块14电连接至警示模块16。该生理监测模块14用以监测生理讯号,例如:监测脉搏次数,其中该生理监测模块监测脉搏次数时,设有一第一监测门槛值与一第二监测门槛值,且该第一监测门槛值为每分钟60次,该第二监测门槛值为每分钟100次。该生理监测模块14依据生理监测结果控制该警示模块16输出对应警示讯号。
本实施例警示模块16设有LED,对应生理监测结果闪烁。此外,开关122与扬声器相邻设于握柄12上,且开关122与扬声器124皆设于生理监测模块14与警示模块16之间。开关122电连接至生理监测模块14,开关122控制生理监测模块14的启动/关闭,其中开关122可为按压式开关或扭转式开关或触控式开关。扬声器124电连接至该警示模块16,以对应该警示讯号输出对应声音。
杆体18一端接设于握柄12上,与握柄12形成T字形外形,握柄12与杆体18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度,特别是握柄12呈仰角20度至30度。杆体18一侧设有容置槽20、侧盖22与显示控制模块24,容置槽20一侧与侧盖22一侧相接设,其中容置槽20与侧盖22形成一容置空间,以用于容置至少一物品及至少一医药品,例如:容置紧急药物(例如:口服液或药丸或药锭)或袖珍型手电筒或袖珍型瑞士刀等随身物品。容置槽20之另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202,侧盖22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22。该生理监测模块14电连接至该第一连接部202。该生理监测模块14依据该生理监测结果控制该第一连接部202是否紧配接设于该第二连接部222,其中当该生理监测模块14依据该生理监测结果低于第一监测门槛值或高于第二监测门槛值时控制第一连接部202弹开第二连接部222,以在使用者生理状态较差的情况下通知使用者及时服用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彩萍,未经张彩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8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