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声换能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17872.9 | 申请日: | 2014-0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陆庆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庆兵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声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声环能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的电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声换能器一般包括框架、音膜和装设于框架中的振动组件,当外部讯号源提供电能至振动组件,振动组件就会产生振动,并将振动传送给音膜,音膜就会不停的前后运动,来推动周围的介质(例如空气)产生声波,从而把声波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由此可知,决定电声换能器性能的要素之一在于音膜是否能够将足够的介质推送出去,而音膜所能推送的介质的多少又与音膜大小成正比,当音膜的面积增加时,被推送的介质将会随之增加。目前电子产品逐渐往轻小薄的趋势发展,因此需要小型电声换能器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电声换能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框架、音膜和振动组件;
框架上表面有开口,且内部形成容置空间,框架开设环形容置槽,框架外轮廓为长方框体状,框架的周侧由两长侧框体及两短侧框体围合而成,容置槽向外贯穿框架相对两长侧框体的侧表面,且容置槽于相对两短侧框体的槽侧壁处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壁;
音膜装设于框架的开口处,音膜呈长形,包括中部的振动部及连接于振动部周侧的贴合部,振动部正对容置空间,贴合部采用整圈环绕的方式贴合固定于容置槽底壁上;
振动组件设于容置空间中,带动音膜振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振动组件包括U铁、磁铁、导磁片和音圈,U铁为盆状并固定于框架;磁铁设置于U铁中;导磁片设于磁铁顶部,磁铁和导磁片的直径小于U铁的直径,磁铁和导磁片与U铁搭配组装形成间隙;音圈为一组线圈,可移动的装设于间隙处。
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增大了音膜的贴边面积,不容易脱落,制作过程中涂胶也不易溢胶,增加了音膜的振动面积,使用效率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声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框架1O、音膜20和振动组件30。
框架1O上表面有开口11,且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2,框架10开设环形容置槽13,框架1O外轮廓为长方框体状,框架1O的周侧由两长侧框体及两短侧框体围合而成,容置槽13向外贯穿框架10相对两长侧框体的侧表面,且容置槽13于相对两短侧框体的槽侧壁处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壁14。
音膜20装设于框架1O的开口处,音膜20呈长形,包括中部的振动部21及连接于振动部周侧的贴合部22,振动部21正对容置空间12,贴合部22采用整圈环绕的方式贴合固定于容置槽13底壁上;
振动组件30设于容置空间12中,带动音膜振动。
振动组件30包括U铁31、磁铁32、导磁片33和音圈34,U铁31为盆状并固定于框架1O;磁铁32设置于U铁31中;导磁片33设于磁铁32顶部,磁铁32和导磁片33的直径小于U铁31的直径,磁铁32和导磁片33与U铁31搭配组装形成间隙;音圈34为一组线圈,可移动的装设于所述间隙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庆兵,未经陆庆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常计费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