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衬管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7727.0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鹰;陈云辉;仲宝付;梅顺翔;刘王秋;栾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24 | 分类号: | F16L23/024;F16L23/18;F16L23/2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衬管接头,属于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输送管线。
背景技术
为了使石油、化工输送管线实现绿色化运输,对管接头的耐磨耐腐蚀性、密封性能及可靠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技术要求。现有技术中所设计的管接头结构,特别是钢衬管接头结构,虽然种类多,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管接头存在环钢度差、抗拉屈服强度差、承压能力低的缺点,不能满足较大压力的管线要求;2.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管道管接头产生热胀冷缩,造成螺栓松动,使管体连接密封性能差,导致管道泄漏,输送糸统无法安全可靠运行; 3、现有钢衬管接头,不能很好的解决管材的耐负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管接头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衬管接头”。该管接头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节能、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连接方便、密封性能好、承压能力强的优点,是一种耐腐蚀性能强、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衬管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衬管接头,包括有接头内芯、接头外芯、O型密封圈、接头卡槽、快速卡箍及紧锁螺栓。所述接头内芯由接头内芯Ⅰ和接头内芯Ⅱ组成,接头外芯由接头外芯Ⅰ和接头外芯Ⅱ组成,所述接头内芯Ⅰ和接头内芯Ⅱ分别设置在管材Ⅰ与管材 Ⅱ 对接面的两端头上,置于管材内腔中,在接头内芯Ⅰ和接头内芯Ⅱ的相对应的两对接面端头分别设有凸缘Ⅰ和凸缘Ⅱ,两凸缘对接面呈相互吻合结构。所述接头外芯Ⅰ和接头外芯Ⅱ分别设置在钢管Ⅰ和钢管Ⅱ对接面的两端头的外壁上,接头外芯Ⅰ和接头外芯Ⅱ及接头内芯和接头外芯呈凹凸承插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接头内芯Ⅰ和接头内芯Ⅱ上各分别设有两道O型密封圈,与管材内壁吻合,在凸缘Ⅰ上设有O型密封圈,与凸缘Ⅰ内壁吻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接头外芯Ⅰ和接头外芯Ⅱ上对称设有供快速卡箍卡合紧固连接的接头卡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O型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管所用材质为碳素钢。
本发明与现有钢衬管接头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该管接头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节能、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连接方便、密封性能好、承压能力强的优点,是一种耐腐蚀性能强、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衬管接头。
2.因设置了置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内腔中且与管材内壁吻合的接头内芯,又设置了置于钢管外壁上的呈凹凸承插连接结构的接头外芯,由此结构,同样使接头内芯和接头外芯形成凹凸承插连接结构,使钢衬管管线安装连接方便、有效提高管接头承压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力。
3.因在所述接头内芯Ⅰ和接头内芯Ⅱ上各分别设有两道与管材内壁吻合的O型密封圈,又在凸缘Ⅰ上设有与凸缘Ⅰ内壁吻合的O型密封圈,与钢衬管体吻合形成多道密封结构,有效防止了各种腐蚀源的进入,确保管接头和 管体不受腐蚀,有效延长管线使用寿命。
4.因在所述接头外芯Ⅰ和接头外芯Ⅱ上对称设有供快速卡箍卡合紧固连接的接头卡槽,采用螺栓紧固,无需热源,无需大型设备,常温工况下工作,安装维护极其方便.
5. 采用该管接头所设计结构,管道管接头所产生热胀冷缩与管线同步,进一步有效提高管体连接密封性能,耐候性强,很好的解决管材的耐负压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材Ⅰ,2.钢管Ⅰ,3.O型密封圈,4. 接头内芯Ⅰ,5.接头外芯Ⅰ,6. 卡槽,7.快速卡箍,8.接头外芯Ⅱ,9.接头内芯Ⅱ,10、钢管Ⅱ, 11、管材 Ⅱ,12、凸缘Ⅰ, 13、凸缘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按用户需求,根据钢衬管的直径、承压能力、使用环境可设计制造各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衬管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