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式多极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7646.0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1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河;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10;H01H71/24;H01H71/44;H01H9/2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多极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密闭式多极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具有过流、短路、漏电、欠压、过热等多重保护功能的电器保护装置。目前,大多数断路器不仅结构复杂、性能可靠性较差,而且壳体通常为非密封的塑料壳;难以满足防水、防尘、防爆、抗电磁干扰等特殊要求的需要。另外,目前的断路器一般只能控制一个电路的通断,若要对多个电路实施保护,通常需要将多个断路器组合在一起联合使用;不仅比较麻烦,而且难以保证各断路器同步动作,因此容易造成负载瞬时缺相。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爆、以及抗电磁干扰,可对多个电路实施保护的密闭式多极断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绝缘的壳体、固定在该壳体底部将其密闭的底板、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壳体顶部的钮柄、以及位于壳体中的机芯,所述机芯包括固定在壳体中的支架和驱动机构,以及设在该支架上的执动机构、切换机构和脱扣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电磁线圈、通过第五销轴铰接在支架上的衔铁;所述执动机构由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支架上的拨块、通过第二销轴与该拨块铰接的曲柄、通过第六销轴与曲柄铰接的连接块构成,钮柄通过连动杆与拨块铰接;所述切换机构由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通过第四销轴与连接块铰接的动臂、穿过该动臂上的腰形孔而固定在支架上的挡销、固定在第四销轴上并将动臂右端压紧的扭簧构成,动臂与电磁线圈的一端电连接、第二接线柱与电磁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由设在曲柄上的锁定轴、固定在该锁定轴上的拨杆、设在第三销轴上且带有滑槽的锁定片、设在连接块上并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销构成。
壳体中的机芯为多组,相邻机芯之间由固定在底板上的绝缘隔板隔开,各机芯的拨块共同通过一根连动杆与一个钮柄活动连接;电磁线圈中有延时装置,该延时装置由固定在底板上的套筒、设在该套筒中的动铁芯和弹簧、将套筒端口密闭的定铁芯构成;动臂的下方有通断指示报警开关,该通断指示报警开关由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接线片和第二接线片、固定在第二接线片上的压片、位于该压片下方且固定在第二接线片上的导电片、两端分别固定在压片和导电片上的弓形弹簧片构成,第二接线片与第二接线柱电连接;在壳体的表面固定有金属壳。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对构成机芯的驱动机构、执动机构、切换机构以及脱扣机构进行了改进,因此锁定更加可靠,脱扣和切换都更加迅速灵敏。另外,由于增加了延时装置,因此能够避免因瞬间电流浪涌而断开电路的误动作,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增加了通断指示报警开关,因此当发生断路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由于采用了密闭的壳体,具有防水、防尘、防爆功能;金属壳可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由于通过一根连动杆与多组机芯连接,因此采用一个断路器即可对多个电路实施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衔铁安装在支架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执动机构与动臂、脱口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驱动机构与切换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衔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曲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连接块示意图;
图9是图4中的A向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锁定轴与锁定片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延时装置示意图。
图中:钮柄1、拨块2、第一销轴3、第二销轴4、曲柄5、支架6、第三销轴7、锁定片8、动臂9、连接块10、第四销轴11、压片12、导电片13、第一接线柱14、第一接线片15、弓形弹簧片16、第二接线柱17、第二接线片18、连接片19、套筒20、挡销21、电磁线圈22、衔铁23、拨杆24、壳体25、金属壳26、第五销轴27、连动杆28、弹簧29、动铁芯30、绝缘隔板31、底板32、定铁芯33、滑销34、第六销轴35、扭簧36、锁定轴37、导线3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可变电阻存储器件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