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7081.6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民;孙卓;韩梅;林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7 | 代理人: | 刘元霞;谢蓉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阴性双子叶药用植物,是我国的名贵药材,有“百草之王”的美誉。人参在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有大面积种植,其中,中国东北是人参的主产区,已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人参的长期人工种植和品种选育难度大导致人参种质退化、病害严重、质量差、产量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降低了人参药材的安全性和商品价值。病害防控问题已成为制约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人参病害约有20~40种,其中,以下6类病原菌是导致人参常见病害并限制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原菌:由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导致的人参根腐病一般发病率在30%左右,六年生人参根腐病造成的死亡率可达50%~80%,主要危害幼苗根部和根茎部(地表以下茎部),腐烂的参根呈黑褐色湿腐状,后期糟朽状,仅存中空的根皮;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导致的人参疫病发病率可达70%,其症状为发病轻时叶片上产生不规则的暗绿色斑,重者茎叶枯萎,根部腐烂,植株成片枯死,减产严重;人参核盘菌(Sclerotinia schinseng)导致的人参菌核病主要危害3年生以上参根,发病部位为芽苞、根和根茎,参根被害后,初期在表面生少许白色绒状菌丝体,以后,内部迅速腐败、软化,细胞全部被消解殆尽,只留下坏死的外表皮,表皮内外形成许多鼠粪状的菌核;人参链格孢菌(Alternaria panax)导致的人参黑斑病一般发病率20%-30%,严重时达到100%,造成早期落叶,植株枯萎,不结实,参根和参籽减产;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导致的人参立枯病是人参苗期主要病害之一,在低温湿度大的条件下,发展蔓延极为迅速,一般发病率为8~30%,严重者可达40%左右,病菌使幼苗在地面3~5厘米干湿土交界面的茎部缢缩、腐烂,切断输导组织,致使幼苗倒伏;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导致的人参锈腐病严重时发病率达70%以上,该病发生于根的各部位,病斑呈铁锈色,由点至面扩散至全根,土壤湿度大、透气不好、腐殖质层厚,发病重。
长期以来通过使用化学农药等化学防治措施来防治人参病害远远未达到人们预想的效果,而且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会破坏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加重环境污染,也使有毒物质在参根内大量积累,降低人参的使用安全性和商品价值,因此,人们把防治重点逐步转向生物防治措施和农业防治措施上。在农作物植物保护领域,利用作物根际土壤筛选对病原菌具有显著拮抗效果的土壤微生物,并制成微生物制剂是生物防控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有益微生物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生物防治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生物防治最大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没有农药残留,这是农药等非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所无法比的。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是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避免了化学农药使用带来的一系列植保、环境和能源方面的问题,避免了农药残留对人畜的危害,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已有GB03、MBI600、QsT713和解淀粉枯草芽孢杆菌变种等4株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获得环保局商品化或有限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在德国解淀粉枯草芽孢杆菌变种FZB24被商业化生产,用于控制粮食作物的不同真菌病害。
芽孢杆菌(Bacillus)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中的重要微生物之一,其种类多分布广,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的优势种群。该类微生物通过分泌抗生物质和生长竞争,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发挥多种有益作用。目前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人参真菌性病害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人参生产中的主要真菌性病害,尤其是人参土传病害发生面积日益扩大,化学药剂防治除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外,防效也不理想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SZ-60及其在分别引起人参根腐病、锈腐病、黑斑病、立枯病、疫病和菌核病的腐皮镰孢菌(F.solani)、毁灭柱孢菌(C.destructans)、人参链格孢菌(A.panax)、立枯丝核菌(Rh.solani)、恶疫霉菌(Ph.cactorum)和人参核盘菌(S.schinseng)6种病原菌防控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