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控制式变排量叶片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7027.1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明;秦翔宇;荀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明 |
主分类号: | F04C2/344 | 分类号: | F04C2/344;F04C14/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 | 代理人: | 谷惠敏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控制 排量 叶片泵 | ||
1.一种活塞控制式变排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泵壳体(1),包含一个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泵室;
一泵控制环(4),在所述泵室内移动以调整叶片泵的容量;
一叶片泵转子(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泵控制环(4)内,所述叶片泵转子(5)的旋转轴线偏离所述泵控制环(4)的中心;
一叶片环(6),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叶片泵转子(5)内,所述叶片环(6)绕所述叶片泵转子(5)的中心转动;
若干叶片(7),可滑动地分别穿过所述叶片泵转子(5),所述叶片(7)的内端抵接所述叶片环(6)的外表面,外端抵接所述泵控制环(4)的内表面,由于转子(7)与控制环(4)存在偏心距,当流体从所述入口随着转子运动到所述出口时,产生体积变化,使流体加压;
一油缸(8),所述油缸(8)的中部与所述泵室连通;
一泵盖,罩盖所述泵壳体(1);
一控制活塞(9),位于所述油缸(8)的中部,沿所述油缸(8)运动,所述控制活塞(9)的中部暴露与所述泵室内;
所述泵控制环(4)的外表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凸起(10)和一第二凸起(3),所述第一凸起(10)定位于所述控制活塞(9)中部的一第一滑块定位孔(11),所述第二凸起(3)定位于所述泵壳体(1)内表面的一第二滑块定位孔(2),所述泵控制环(4)随所述控制活塞(9)联动,以所述第二滑块定位孔(2)基点摆动,改变所述叶片泵的体积容量;
所述控制活塞(9)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油缸(8)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一复位弹簧(12),所述控制活塞(9)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油缸(8)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控制腔(13),所述第一控制腔(13)与所述泵室之间密封,所述第一控制腔(13)通入加压流体从而产生力来移动所述泵控制环(4)而减小叶片泵的体积容量,所述复位弹簧(12)抵抗所述第一控制腔(13)的力以建立平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控制式变排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腔(13)与所述控制活塞(9)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内缩肩台,所述内缩肩台之间形成第二控制腔(14),所述第二控制腔(14)与所述泵室之间密封,所述第二控制腔(14)通入加压流体从而产生力来移动所述泵控制环(4)而减小所述泵控制环(4)的偏心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控制式变排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端部设有一密封塞头(15),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控制活塞(9)和所述密封塞头(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控制式变排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端部设有一进油孔(16),所述第一腔体形成第二控制腔,所述第二控制腔与所述泵室之间密封,所述第二控制腔通入加压流体从而产生力来移动所述泵控制环(4)而增大所述泵控制环(4)的偏心距。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塞控制式变排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0)与所述第一滑块定位孔(11)之间为弧面接触;所述第二凸起(3)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之间为弧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控制式变排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0)和第二凸起(3)分别位于所述泵控制环(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明,未经王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0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钥匙晃动的钥匙扣
- 下一篇:一种鞋子结帮机及其鞋底压紧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