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相器和阵列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6956.0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宏;刘新明;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陈蕾,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相器 阵列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相器和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移相器是阵列天线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阵列天线在空间发射的方向图指向起调节作用,以满足灵活调节覆盖不同用户区域的需求。
目前,业界通常采用的移相器为介质移相。典型的可以为空气悬置带线移相器,该移相器可装配性强,损耗比较低,传动拉力非常小。
但是,现有的空气悬置带线移相器,受限于1to5,难以实现低副瓣;且现有移相器800MHz的行程比较大,难以实现大移相量,大下倾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和阵列天线,该移相器的移相量比较大,能够实现大的下倾角;且该移相器体积较小,节省空间。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相器,所述移相器包括:滑动部件和固定部件;
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第一带线和包裹所述第一带线的耦合介质;
所述滑动部件的第一带线与所述固定部件耦合,且能发生相对运动;所述耦合是指相互靠近且不接触,通过耦合实现能量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带线具有第一耦合端和第二耦合端;所述第一耦合端和第二耦合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带线的两端;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二带线、第三带线和第四带线;
所述第二带线包括:第三耦合端和信号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三耦合端和所述信号输入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带线的两端;所述第二带线的第三耦合端与所述第一带线耦合,且能发生相对运动;
所述第三带线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带线的两端;所述第一带线101的第一耦合端与所述第三带线耦合,且能发生相对运动;
所述第四带线包括:第三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三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带线的两端;所述第一带线的第二耦合端与所述第四带线耦合,且能发生相对运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带线和第四带线分布在所述第二带线的两侧,且以所述第二带线为中轴呈镜像对称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带线为T形带线;所述第三带线和所述第四带线为方U形带线;
所述第一带线为方U形带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第五带线、第六带线、第七带线和第八带线;
所述第五带线包括:第五信号输出端和第六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五信号输出端和第六信号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五带线的两端;所述第三带线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作为第四信号耦合端,实现所述第三带线与第五带线之间的耦合;
所述第六带线包括:第七信号输出端和第八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七信号输出端和第八信号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第六带线的两端;所述第三带线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作为第五信号耦合端,实现所述第三带线与第六带线之间的耦合;
所述第七带线包括:第九信号输出端和第十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九信号输出端和第十信号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七带线的两端;所述第四带线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作为第六信号耦合端,实现所述第四带线与第七带线之间的耦合;
所述第八带线包括:第十一信号输出端和第十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十一信号输出端和第十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第八带线的两端;所述第四带线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作为第七信号耦合端,实现所述第四带线与第八带线之间的耦合。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上述任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部件为双层中空结构;
所述固定部件悬置嵌入所述滑动部件的两层中间,且不与所述滑动部件相接触。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上述任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件为双层中空结构;
所述滑动部件悬置嵌入所述固定部件的两层中间,且不与所述固定部件相接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天线,所述阵列天线包括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上述任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移相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移相器,其第一带线镶嵌在所述耦合介质内,共同组成滑动部件,能够有效减小移相器的尺寸,节省空间;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所述耦合介质的材质特性来改变其介电常数,进而改变该移相器的移相比,从而使得该移相器能够获取比较大的移相量,实现大的下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处理养殖业畜禽粪便中雌激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