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16948.6 申请日: 2014-01-15
公开(公告)号: CN103784848A 公开(公告)日: 2014-05-14
发明(设计)人: 刘继勇;蔡溱;顾清;高申;虞慧华;尤本明;潘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23L1/29;A61P1/00;A61K33/26
代理公司: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代理人: 赵青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结肠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剂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与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肠道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粘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其病程迁延难愈,长达数月至数十年,80%的患者会反复发作、病情不断加重,30年病程的患者癌变率可高达40%,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14种难治性疾病之一。慢性结肠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40/10万,精神因素、过度疲劳、饮食不当、感染是结肠炎发作的主要诱因。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加重、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近10年我国慢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较上世纪50年代增长了10倍,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药物作用靶点单一,只能缓解症状,故只适合于短期用药;若长期给药,还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过敏等多种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多病因综合导致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方面独具优势,能通过多种途径作用实现抗炎、镇痛,且重视整体平衡,疗效好,副作用小。因此,从传统中医药中寻找和开发新型抗慢性结肠炎药物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目前市场上用于慢性结肠炎治疗的中成药品种不少,但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却很少,且各自的治则治法混乱,让临床医生和患者难以选择。慢性结肠炎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泄泻”、“下利”、“久痢”、“腹痛”等病证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浊阻滞肠道,致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传导失司,发为泄泻。因此,临床治疗应以燥湿化浊以治标、健脾安中止泻以培本为主要治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以该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成份的药物制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在制备治疗慢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薏苡仁15~40份,党参10~30份,白豆蔻6~20份,黄柏3~15份,红藤6~20份,乌药3~15份,羌活6~20份,乌梅3~15份,赤石脂10~60份。

优选配比为:薏苡仁15~30份,党参10~20份,白豆蔻9~15份,黄柏6~12份,红藤9~15份,乌药6~12份,羌活9~15份,乌梅6~12份,赤石脂20~40份。

最佳配比为:薏苡仁20份,党参15份,白豆蔻10份,黄柏9份,红藤10份,乌药9份,羌活10份,乌梅9份,赤石脂3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慢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由薏苡仁,党参,白豆蔻,黄柏,红藤,乌药,羌活,乌梅,赤石脂等9味中药组成,具健脾益气,涩肠止泻之功。方中薏苡仁功能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善治脾虚湿盛之泄泻,为方中君药。党参功能补益脾肺,白豆蔻功能化湿行气,为治疗湿阻气滞,脾胃不和之要药,二者合用,益气健脾治其本,行气化湿治其标,助君药健脾利湿止泻,共为臣药。黄柏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红藤善清解大肠热毒,二者伍用,既能除肠中之湿,又能清湿浊久蕴所化之热,共为佐药。湿性黏腻,最易阻滞气机,乌药功能行气止痛,又能散寒,亦为佐药。羌活能祛风胜湿,升达下陷之阳气,亦为方中佐药。乌梅功能涩肠止泻,主治久泻久痢;赤石脂能涩肠固脱,二药合用,共奏涩肠止泻固脱之功,共为佐药。此外,赤石脂可引药入大肠,又兼使药之用。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利湿清热,涩肠止泻之功。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成份的药物制剂。

所述的药物制剂可采用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药剂学上的颗粒剂、片剂、冲剂、散剂、胶囊剂、口服液、滴丸剂等常用剂型。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方法,提取方法如下:

按配比称取薏苡仁、党参、白豆蔻、黄柏、红藤、乌药、羌活、乌梅、赤石脂,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为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8~1.10(90-95℃),待冷至室温,加入95%乙醇调节溶液醇浓度至70%,4℃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25-1.30(50-60℃)的浸膏,再在60℃,1Mpa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提取物干浸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