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外称重智能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6742.3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光洁;秦晨;王峰;周丽娜;朱川;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B66B3/00 | 分类号: | B66B3/00;B66B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称重 智能 电梯 系统 | ||
1.一种内外称重智能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控制系统、内外称重系统、优先级选择系统、操作显示系统及报警系统;
所述的升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梯的升降,通过电机设备及时响应操作显示系统输入的命令;
所述的内外称重系统,通过压力传感技术实现称重功能,其包含内称重和外称重两个模块,内称重模块用于称量电梯内部已有用户的重量;
所述的优先级选择系统,根据候客与载客情况实现升降顺序的最优处理,通过后台的算法设计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浪费及用户的等候时间;
所述的操作显示系统,包含按钮和显示屏两个模块,所述的按钮是楼层选择的数字按钮,设置在电梯内外两处,外部按钮采集用户的目标楼层,每个楼层设置一个,内部按钮采集电梯内用户的目标楼层,内外按钮共同运作,实现智能化的电梯响应模式,所述的显示屏模块通过LED技术将电梯当前的载客重量、下一步可载重量、下一步运行方向及最优电梯的选择传达给用户,实现电梯运作的公开化与快捷化。
所述的报警系统,用于处理乘客量超载、断电等意外情况,通过警示音及反馈意外情况信息给后台工作人员,实现人员安全的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称重智能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控制系统还设有红外感应器,设置在电梯门口处,当有用户处在感应区内时,门会自动处于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称重智能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称重模块包括等候区外称重模块和系统外称重模块,所述等候区外称重模块可以称量电梯下一步可载的向上、向下的用户重量,所述系统外称重模块可以称量电梯外部向上和向下的用户的总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称重智能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先级选择系统是对等候区用户总重量、当前载客量、电梯运作方向及载客的目标楼层四个条件进行整合,罗列出一个系统优先级算法,用于判断电梯是否停靠该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外称重智能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先级算法实现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执行,具体优先级如下:
(5a)最高优先级是电梯故障处理,包括电梯断电、硬件故障、火灾等灾害故障,当故障发生时,电梯采取及时停靠措施;
(5b)次高优先级是满载状态处理,默认内外称重系统数据之和大于电梯额定载量为满载状态,电梯停靠之前,需判断当前电梯是否满载,若满载,则不停靠,实现满载不响应等候区用户操作的优化功能;
(5c)第三优先级是电梯方向少变原则,电梯运作方向确定且内部按钮输入的工作未完成时,电梯只响应不改变自己运作方向的外部按钮输入;
(5d)第四优先级是等候区用户操作响应处理,当等候区外部按钮操作时,电梯及时响应操作进行停靠;
(5e)第五优先级是无任何操作输入的情况处理,当电梯内外无任何操作输入时,电梯实现停靠不运行状态,达到节能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称重智能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梯系统适用于单个及多个电梯组成的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外称重智能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的单个电梯系统,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响应各个情况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7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器试验系统
- 下一篇:等电位密封支撑式封闭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