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除钼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去除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6497.6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程子洪;王刃;沙学龙;宗盼盼;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62 | 分类号: | C02F1/6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合成 方法 及其 去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净化领域,涉及一种复合除钼剂的合成方法及用于去除钼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人类80%的疾病是由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也有500万人因饮用不健康水导致疾病而死。对我国的水质调查结果表明,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呈上升趋势。例如:Mo、Hg,Cd,Cr,As,Ni等。重金属进入生态系统后,分布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中,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其中,中国的饮用水源污染非常严重,符合饮用水标准者约占30%,在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多处钼矿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体中有较高浓度钼存在。钼矿开采是钼进入环境中的主要来源,而主要污染途径是来自降雨动力作用下的尾矿钼的渗出,严重影响生活用水质量。尽管采用物理、化学复合技术处理方法,絮凝技术等将原水中的钼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可分离物,利用物理方法从水中分离,再辅以常规水处理工艺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但是该工艺处理成本高,同时引入了其他的污染因子使得其的持续运行受到了制约。
王宜成等在环境科学与技术(第30卷、第6期2007年6月,69页)中报道了利用零价铁除钼的研究,钼的去除效率随pH值的降低而增加,在pH=2.0时,去除率达到98%;傅金祥等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9月954页)报道了钼污染饮用水的PAC吸附工艺,以自配的钼质量浓度为1mg/L溶液为原水,模拟钼污染的饮用水,通过试验验证粉末活性炭吸附对钼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钼污染物的吸附在40分钟内能达到吸附容量的80%~90%;马越等在2011年6月《供水技术》26页报道了实验研究结果:利用三氯化铁化学沉淀处理饮用水中的钼超标问题要比聚合氯化铝要好,出水可以达到0.07mg/L标准要求;贾含帅等在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2年8月,73页)杂志上发表了粉煤灰处理含钼废水的效果及吸附机理研究,在吸附质钼初始浓度为10mg/L、pH=3.1条件下,粉煤灰对钼的吸附效果最好,除钼率为74.3%;对于50ml的含钼溶液,当吸附剂投加量为2.5g时除钼率达到最高值85.4%;近期专利CN102358652A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钼和钨的方法。首先制备针铁矿吸附剂,并在室温下老化,调节pH到酸性后加入该吸附剂,对钼和钨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好的特点。该方法可以实现钼和钨的去除率达100%。以上方法主要利用吸附和化学沉淀作用脱钼,主要缺点原料复杂且适用性小,且在吸附过程中需要在强酸条件下进行,操作麻烦,成本高;而利用三氯化铁作为化学沉淀剂因药剂本身是酸性的腐蚀性强,运输、使用过程不安全。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合成一种复合除钼剂利用其去除水体中钼污染物。主要以廉价常用的饮用水净水剂原料为基础,制备方法简单,药剂没有腐蚀性、工艺流程短,过程环保可控,并且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加入酸等调节pH,适合废水脱钼也适合饮用水除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和不足,对含有钼污染水的处理,提出了一种合成复合除钼剂的合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首先将亚铁盐溶解配制溶液,氧化为三价以上铁盐;将亚铁氧化为三价铁,可以采用臭氧氧化、双氧水氧化等或电解氧化等方法。
(2)搅拌条件下按照三价铁盐与亚铁盐摩尔比为3~0.5:1再加入亚铁盐,加入添加剂,待均匀后通入N2保护或抽真空;合成过程中添加剂为亚硝酸钠,加入量按照质量体积比0.1~5:1000。
(3)控制温度在45~70℃持续搅拌30~90min并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选择溶解性铝盐,加入量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0:1000。
(4)加入碱性液调节pH为3~7,并继续搅拌30~90min;合成过程中碱性液可以是NH3·H2O、Na2CO3、NaOH、Ca(OH)2中的一种或上述的混合液。
(5)升高反应温度到80~95℃反应40~120min;
(6)停止搅拌进行陈化,陈化1~10h;
(7)向合成的溶液中按照体积比10~30:1000加入新的高价铁盐,搅拌均匀;
(8)搅拌条件下加入分散剂,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数米代替钢板能锯钻保温性能强打不烂的泡沫陶瓷板
- 下一篇:一种角茴香保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