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双壁储油罐的制备方法及玻璃钢双壁储油罐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6479.8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州市艺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65D88/02;B65D90/02;B65D90/00;B65D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刘伟;张思悦 |
地址: | 0532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储油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钢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双壁储油罐的制备方法及玻璃钢双壁储油罐。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玻璃钢储油罐要求量越来越多,且要求其防漏性能越来越强。
现有的单壁储油罐多数为碳钢外防腐,然而,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能适应满足现代环保的需求,第二、单壁防腐储罐不能解决罐壁渗漏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单壁罐的渗漏造成地下油罐对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给将来的治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据国外环保部门的预测,油类污染造成的土壤想要治理相当困难,会造成周边方圆1200米土地不能种植,地下水等资源也会造成污染,给周边及将来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玻璃钢双壁储油罐的制备方法及玻璃钢双壁储油罐。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钢双壁储油罐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1、制备内层半罐体和外层半罐体;以及步骤S13、拼接两个双层半罐体,得到一体结构的玻璃钢双壁储油罐的罐体坯,其中,
所述步骤S11包括:
步骤S111、模具设置;
步骤S113、脱模层的设置;
步骤S115、将工作台的探头伸至桶状模具中,控制其由桶状模具端部向封头方向匀速递进制备整体外层半罐体及加强筋;
步骤S117、在所述外层半罐体的内壁上铺设一层中空材料,使得该中空材料通过与内层半罐体的外壁形成一体结构的中空层;
步骤S119、在外层罐体内形成的中空层基础上通过离心工艺制造内层半罐体;
所述步骤S13包括:
步骤S131、将所制备的两个双层半罐体的敞口处切割打磨,进行对接、对接缝隙外的两侧及罐体内外喷涂树脂和玻璃纤维,并滚压成型,使两个双层半罐体的敞口连接形成具有一体结构的玻璃钢双壁储油罐的罐体坯;
步骤S133、在制成的玻璃钢双壁储油罐坯的罐体坯上制备罐口配件。
可选地,所述步骤S131还包括:在形成具有一体结构的所述罐体坯内壁上铺设中空材料。
可选地,所述拼接的步骤S13还包括:步骤S135、在中空层中安装用于检测内层罐体或外层罐体发生泄漏的侧漏报警装置。
可选地,所述两个双层半罐体的制备工艺为利用喷射及离心工艺成型。
可选地,所述内层半罐体和外层半罐体的制备工艺为利用离心工艺制造把树脂和玻璃纤维一次成型。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玻璃钢双壁储油罐,包括:
由玻璃钢材料制成的外层罐体;
镶嵌在所述外层罐体的内层罐体;
在所述外层罐体的内侧壁面和内层罐体的外侧壁面之间形成有连续空腔的中空层;在所述中空层中分布粘接有形中空材料。
可选地,所述玻璃钢双壁储油罐还包括:用于检测内层罐体或外层罐体发生泄漏的侧漏报警装置。
可选地,所述侧漏报警装置包括:液位感应器和与所述液位感应器连接的液位异常感应报警器,其中液位感应器位于中空层中,其用于检测玻璃钢双壁储油罐中内层壁和外层壁之间的中空层中的液位值,当中空层中的液位的液位值低于预定的液位最小值时,或当中空层中的液位的液位值高于预定的液位最大值时,液位异常感应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地,在内层罐体的外侧壁面和外层罐体的内侧壁面上各粘贴有至少一 层布。
可选地,所述玻璃钢双壁储油罐还包括:加强筋结构,位于所述外层罐体的表面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玻璃钢储油罐采用阴模离心工艺,使构成玻璃钢双壁储油罐的外层罐体、内层罐体能够实现离心压实,使得所制备成的玻璃钢储油罐的弹性模量、机械强度大大提高;
二、通过调整喷裁在外层罐体上内壁的中空材料增加强度,可以实现内层罐体与外层罐体之间有效距离,进而在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之间形成连续空腔的中空层;
三、通过安装用于检测中空层中液位的测漏报警装置,可以实现储油罐泄露报警的效果,在玻璃钢储油罐的内层罐体或外层罐体渗漏时能及时报警,从而不会对周边土壤及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对保护周边环境具有很高的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州市艺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冀州市艺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薄膜生产机双路网络接口
- 下一篇:一种反渗透膜膜袋热封加工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