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嵌件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5883.3 | 申请日: | 2014-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熊海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贝隆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2;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嵌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光纤快速接头是光纤到户领域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光纤的连接固定,其对精度的要求较高。目前的光纤快速接头中,有一种较为常用的,由陶瓷插芯嵌件和法兰芯底座塑胶件组成,其中陶瓷插芯嵌件上设有光纤孔,在一些孔径非常小或精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陶瓷插芯的一端还会设有倒角槽,便于光纤的进入。该种快速接头的成型,大致可采用两种方式,一为将陶瓷插芯和法兰芯塑胶件用胶水粘合加工,二为用陶瓷与塑料件直接注塑成型。两者虽皆能实现产品的制造结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前者由于注塑件上的孔跟陶瓷本身会有一个间隙,手工装配时也会有误差,所以陶瓷与注塑件很难做到0.01mm以下的精确度;后者则需要在注塑前开模、置入取嵌件、对位、插入、固定、接着合模、注塑、然后重复上述工艺过程进行第二模注塑。该工艺存在生产过程不连续,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等弊病,同时因手工放置,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陶瓷插芯嵌件和法兰芯底座塑胶件组成的光纤快速接头在注塑成型时,或是连接精度有限,或是存在生产过程不连续,生产周期长等缺陷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到位准确,配合精度高、注塑成型过程连续高效的自动嵌件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嵌件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气缸、下料机构,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与震动盘连接的下料管,所述的下料管下端设有一带有容料孔的送料推块,所述的送料推块处在与送料推块滑动连接的推块槽中,所述的送料推块旁设有推压板,所述的推压板正面与上模中的上模压块接触,所述的推压板背部设有弹簧,模具闭合时弹簧处在压紧状态,所述的下料机构还包括由气缸带动的送料推杆,所述的送料推杆下端正对容料孔的一端,模腔内的预埋位置处在容料孔的下方,所述的下模上设有可伸入模腔之内的出料顶杆。震动盘广泛用于轻工机械、自动冲床、办工用品、文具、电子电器、钟表标准件、制药业、五金业、塑胶接插件、电池、食品包装机械、检测等各个行业,属于一种常用的送料机构。开模时,弹簧顶起推压板,容料孔对着下料管,下料机构通过震动盘送来陶瓷插芯,陶瓷插芯依次进入下料管、容料孔。注塑成型前,合模,上模中的上模压块压住推压板,推压板回退到送料推杆的下方,此时送料推杆工作,推动陶瓷插芯进入模腔内的预埋位置,然后收回推杆,即可进行注塑成型。在此过程中,上料、送料、注塑步骤连续进行,一气呵成,且无需人工操作,陶瓷在模具内的输送通过下料管导向实现,最后的推动到位由送料推杆完成,定位快速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的容料孔下部设有导向管,所述的导向管末段正对模腔内的预埋位置,导向管末段到预埋位置的最大距离小于陶瓷插芯的长度。提高陶瓷插芯从下料管进入预埋位置过程的稳定性,陶瓷插芯在被推送到位时,其上端仍处在导向管内,从而保证了最终的定位精度,推送到位后,导向管等机构才随着送料推杆一起回退。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管上部设有弹簧管,下料管通过弹簧管连接至震动盘。弹簧管可以变形,利于与震动盘等结构对接,同时可以利用自身变形方便陶瓷插芯进入下料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机构上设有限位导向套,所述的推压板与限位导向套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上模运动方向。保障推压板被压、被弹簧顶起回弹时的运动方向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维持其定位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块槽中与推块滑动时接触的部位设有可拆卸镶件。送料推块带着陶瓷插芯在推块槽内反复运动,推块槽一直受到陶瓷的摩擦,较易损坏,而设置了可拆卸镶件,则可在生产一定数目的产品后就更换一次,来保证整个下料机构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管上设有进气推送结构,所述的进气推送结构包括主气管,所述的主气管连接若干斜气管,斜气管与下料管连通,所述的斜气管与下料管的连通位置处在斜气管的下部、预埋位置的上方。主气管用于连接气泵等供气装置,下料时,供气装置供气,气体通过斜气管吹入、压入下料管下部,推动陶瓷插芯。陶瓷插芯的装配连接精度较高,为了保障成本,其外部尺寸精度要求不会很高,所以通过震动盘、弹簧管至下料管下落后,虽然有一个微小的瞬时推力以及自身重力作为前进的动力,但是难保某些陶瓷插芯不会卡在下料管下部却不继续下落至其应达到的位置,即容料孔。而进气推送结构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也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机械推送结构,不会增加推送、收回步骤,保障高效、保障生产顺利进行。而且,供气的同时,还能提供清洁模内的下料管等关键部位积尘、杂质的作用,维持模具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贝隆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贝隆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5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的斜销上滑块结构
- 下一篇:能够加热的汽车油箱端盖压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