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赖氨酸芽孢杆菌FS1在染料降解方面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15801.5 申请日: 2014-01-14
公开(公告)号: CN103910435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9
发明(设计)人: 杨扬;苏萌;陶然;张敏;乔永民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C02F103/3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任重
地址: 510632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赖氨酸 芽孢 杆菌 fs1 染料 降解 方面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赖氨酸芽孢杆菌在染料降解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工合成染料广泛应用于印染、皮革、食品、化妆品、纸制品等行业,由此产生大量的染料废水。由于染料废水具有色度高、组分复杂、化学稳定性强、生物可降解性差等特点,大量的染料随着工业废水的排放进入环境中,多数偶氮染料具有潜在的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目前我国珠三角地区染料年使用量超过2×104吨,其中有10—20%染料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偶氮类染料占总排放量的50%左右。 

目前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化学法如絮凝法、氧化法、电化学法、物理法如气浮法、超声波法、膜分离法、吸附及萃取等,这些方法虽然有效、处理效果好,但处理成本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膜生物法等生物处理法虽然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但由于染料的可降解性差,无法被普通的微生物彻底降解,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从环境中分离和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染料的微生物菌种,将其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是行之有效的生物处理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生态效益。目前对现有的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还原重金属的能力或对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例如专利CN 102363756A公布一株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 GY32对多氯联苯醚BDE209的降解,专利CN103395893A公布了一株能还原Cr6+的赖氨酸芽孢杆菌。而目前国内还未见赖氨酸芽孢杆菌用于染料脱色的研究文献和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填补本技术领域空白,提供一株赖氨酸芽孢杆菌株在染料降解尤其是染料废水脱色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FS1在染料降解方面的应用,所述赖氨酸芽孢杆菌FS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561。

优选地,所述菌株是应用于染料废水脱色方面。 

优选地,是将所述赖氨酸芽孢杆菌FS1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于30~37℃下摇床培养10~24h,得到所述菌株的培养液,将培养液应用于染料降解方面,更优选地,应用于染料废水脱色方面。 

所述液体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2g,氯化铵1g,NaH2PO4 0.5g,K2HPO4 2g,FeSO4·7H2O 0.01g,MgSO4·7H2O 0.2g,CaCl2 0.02g,水1L,pH7.2。 

本发明所述菌株及其培养液在染料脱色方面的应用涉及多种染料,特别对偶氮染料废水降解效果更佳。 

更为优选地,对甲基橙、酸性红B、中性红和/或亚甲基蓝等多种染料具有优良的降解效果。 

优选地,所述应用最适用的染料的浓度范围为80~5000mg/L,能获得优良的脱色效果。 

优选地,菌株Lysinibacillus sp. FS1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浓度不高于4000mg/L。 

优选地,菌株Lysinibacillus sp. FS1对中性红的脱色浓度不高于2000mg/L。 

优选地,菌株Lysinibacillus sp. FS1对甲基橙的脱色浓度不高于为500mg/L。 

优选地,菌株Lysinibacillus sp. FS1对酸性红B的脱色浓度不高于5000mg/L。 

优选地,所述应用中,是将所述高效降解染料的菌株FS1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取培养液,按体积比为1~5%的接种量接入脱色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所述染料进行常温培养,实现脱色。优选地,所述常温培养的温度为10~40℃,pH6~9,培养时间10~24h。 

优选地,所述应用中,是将高效降解染料的菌株FS1的菌株培养液按体积比为1~5%的接种量接入脱色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所述染料进行常温培养,实现脱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5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