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茯苓多糖提取物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5582.0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何静仁;洪峰;刘莉;段李歌;蔡小双;齐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国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纯化 技术 制备 茯苓 多糖 提取物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及分离技术领域。发明涉及一种以茯苓为原料制备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及其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的功效评价。
背景技术
茯苓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茯苓属,为真菌类中药。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茯苓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茯苓多糖。茯苓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催眠、抗炎、消石等作用,可广泛的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茯苓多糖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从而为肿瘤、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还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用于保健品的开发与研制。茯苓多糖的生产工艺有很多,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水提醇沉法、碱提醇沉法、微波超声波辅助法、发酵醇沉法提取,再进一步通过季铵盐沉淀法、分布沉淀法、凝胶层析法等方法对茯苓多糖进行分离纯化,成为单一组分多糖。目前的提取分离方法,虽然具有价廉、无毒、操作安全等优点,但是浸提时间过长且提取率较低,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单一成分的茯苓多糖。
本发明的提取分离方法在于采用超声辅助逆流煮提方法代替传统的浸提方法,并结合集成膜分离制备茯苓多糖。本发明的提取、膜分离去杂纯化工艺具有工艺简便、提取率高,产品质量好、综合效益显著的优点,适用于工厂扩大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1)提供一种有效的去离子水浸提新方法高效提取茯苓多糖;
(2)提供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分离纯化茯苓多糖,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分离效率高,已经成为多糖分离纯化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有效的去离子水浸提新方法利用的辅助技术为超声或者微波;
一种有效的去离子水浸提新方法利用的浸提新工艺为逆流煮提;
一种用于茯苓多糖分离纯化的膜分离系统按截留分子量或孔径分:
微滤陶瓷膜 0.1μm
微滤膜PP棉 1~10μm
超滤膜 10000~30000
一种膜分离纯化茯苓多糖的工艺,所述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茯苓粉碎过筛成20目粗粉,然后加入5~10倍的去离子水,超声逆流加热煮沸100min;超声功率0.5~20 MHz,浸提过程中间歇搅拌原料,控制降温速度为1~10℃/小时,然后留取料液;按照相同条件继续煮提三次,合并四次料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料液经过离心机过滤,去除200目以下的杂质,料液冷却至30℃以下;
(3)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用微滤膜PP棉过滤,操作温度25~35℃,压力0.1~0.5Mpa;
(4)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用公称截留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聚砜中空纤维式超滤膜(UF)进一步过滤,操作温度25~35℃,压力0.05~0.1Mpa;
(5)将步骤(4)所得滤液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
(6)将步骤(5)制备的茯苓多糖,以果蝇为动物模型,进行抗氧化防衰老的研究。
(7)将步骤(5)制备的茯苓多糖,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进行酶抑制活性研究。
所述的工艺还包括从步骤(1)到步骤(5)均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所述的工艺还包括:
(1):步骤(3)中的微滤包括孔径为0.1~10μm的纤维素膜、陶瓷膜或PP棉。
(2):步骤(4)中的超滤膜为公称截留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聚砜或聚丙烯超滤膜。
所述的生产工艺采用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或低温真空带式干燥将步骤(4)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干燥。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所使用的超声辅助逆流煮提方法能够大幅度的缩短提取时间,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减少杂质的溶出。该方法不受有效成分极性、分子量大小的限制,加快可溶物质有效成分高效充分的溶出、扩散。本发明采用的膜分离纯化方法能有有效的去除茯苓多糖中的大分子蛋白、多酚、色素等物质,且与传统的除蛋白和脱色方法相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不仅可以避免茯苓多糖在操作过程中活性降低,还大大提高了多糖的纯度,也提高了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国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国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5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