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站点线损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4588.6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顾岳峰;王熙祥;张杨;蒋世维;韩跃峻;江炳祥;王仁杰;吴海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站点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用户电能消耗量测量和管理的线损计量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电力网中各个元件所产生的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统称为线路损失(供电损失),简称线损。
对城市供电部门来说,线损电量通常包括从变电站主变压器至用户电能表上的所有电能损失。
线损电量不能直接计量,它是用供电量与售电量相减计算出来的。
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其综合反映了电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
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电力企业执行国家节能减排部署的重要工作就是抓好线损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线损指标。
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2月11日,公告号为CN102545213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线损实时管理系统的电网线损实时管理方法”,其系统包括自动化数据管理服务器、中心数据库、实时线损管理模块以及多个工作站。自动化数据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通过网络与中心数据库的输入端连接,中心数据库与实时线损管理模块之间互相通信,实时线损管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网络与各个工作站连接。其能够实现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各种计量故障和违章用电行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公开日为2012年6月20日,公开号为10250916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线损四分管理系统及其分压、母线和主变线损的构建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区管理系统、分压管理系统、分线管理系统和分台区管理系统,以及与分区管理系统、分压管理系统、分线管理系统和分台区管理系统分别相连的计量点参数录入系统,其分压管理系统用于循环判断所有计量点,根据计量点参数录入系统中的电压等级、装表位置、装表方向等参数,构建各个计量点的分压线损的统计项目。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计量点的电网参数自动构建线损统计模型,在供电参数发生变化时,只需更改相关的计量点参数,而线损统计项目的计算公式会随之自动改变。其实现了在线监测,更贴近实际的线损监测和统计。
上述技术方案均侧重于线损的实时在线计量,以定量的方法通过对线损台区的数量、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率等因素进行统计,量化各环节的数值,实现了实际线损的实时计算,为查询、报表应用奠定基础。但是,由于线损计算是以一个时间段为计算周期的特殊性,导致了现有技术方案均只能根据不同时间间隔要求查询线损情况,目前通常只能按月查询,使得在用户异常线损(通常意味着用户窃电行为的发生)的发现上信息严重滞后,对于分布式台区的用户用电异常的监控存在滞后性。
本发明所提到的分布式台区,主要指供电线路分岔多,供电点分散,台区拓扑图显示用电户呈集中的,不规律的分布状态的台区。结合申请人所在供电区域的实际具体情况来说,分布式台区主要包括棚户区、80年代的老公房、90年代的新式公房等,台区类型有居民台区、商业台区、商业与居民混合台区、居民与配套台区、商业、配套与居民台区等。由于受到年代、房屋结构、公用面积等因素影响,大多使用老式表箱,接线也较不规范;部分老式小区,违章建筑多,人口流动性强,乱拉乱接现象严重,窃电形式多样且隐蔽,这也是造成线损高的原因之一。
由于分布式台区为低压配电台区,而低压台区的居民用电户数多,供电计量点多且分散,表计损耗大;在低压台区理论线损计算中,表计损耗对三相不平衡对线损的影响较大;而当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大于20%时,导线损耗将增加30%以上。所以,现有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线损管理模式和理论线损计算公式均不能完全适用于低压配电台区。
如何在现有用户电能消耗计量系统和抄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发现用电用户的异常用电情况,将其窃电行为控制在刚刚开始发生的初始阶段,通过相关数据的实时监控,建立一种快速、定性的预警机制,为反窃电稽查工作做出及时的指示和关键高线损率用户的迅速甄别,建立一种多功能站点“降损”工作模式,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使“线损”管理工作做到“可控”、“在控”,提高线损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将台区管理从被动型转化为主动型,最终实现消除“线损”坏点,弥补线损管理工作的盲区,是实际供电管理和电网运行工作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电机的散热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源管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