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炉渣的人造砚石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4544.3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由伟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18/14;C04B1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炉渣 人造 砚石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艺品生产领域,具体说是利用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高炉渣生产的人造砚石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渣是炼铁过程中从高炉里排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每炼1吨铁要产生0.3—1吨高炉渣,企业一般采用露天堆放的形式处理高炉渣,这一方面占用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高炉渣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
多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高炉渣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并采用了多种技术对高炉渣进行综合利用,如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用于筑路、回填、生产矿渣棉、微晶玻璃等,但这些技术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如生产建材存在质量不稳定、能耗高等问题,此外,上述利用途径多数还是属于粗放型的低附加值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因此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市场上迫切需要对高炉渣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
从古代开始,砚石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和收藏价值。化学成分测试表明,砚石的成分与高炉渣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本专利的发明人从2009年4月起从事人造玉的研制工作,已开发出人造羊脂玉、墨玉、碧玉等多种产品,性能优良,在工艺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技术存在的缺陷,以高炉渣为原料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人造砚石,从而为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本发明的特征是以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经过称量、粉碎、研磨、混料、搅拌、熔炼、雕琢工艺制备人造砚石。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
1. 人造砚石的生产原料及配比:
高炉渣:40-90%
石英粉:10-35%
氧化铝:5-15%
纯碱:5-25%
硅酸钠:10-30%
碳酸钙:5-15%
碳酸钾:5-15%
上述原料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部分使用,根据对产品的性能要求和生产成本决定。
2.人造砚石的制备工艺为:
(1)按要求称量各种原料;
(2)将块状原料破碎、研磨;
(3)将各种原料放入容器中混合并搅拌,使原料成分均匀;
(4)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倒入坩埚,放入冶炼炉中进行熔炼,特征为:将原料放入坩埚中,在室温下装入冶炼炉,随炉升温;加热温度为800—1650℃,保温3小时;随炉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炉门始终关闭;
(5)产品冷却至室温后,从炉中取出;
(6)从坩埚中取出人造砚石坯料,然后根据具体的产品的不同进行雕琢,最终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制备的人造砚石质地细腻坚韧、光泽温润柔和,而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如较高的硬度、韧性及耐磨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耐候性等,可用于工艺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以高炉渣为生产原料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了对高炉渣的高附加值利用,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本发明的原料来源广泛,使用的添加剂为市场上常见的化工产品,价格低廉。
在制备工艺方面,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的要求比较低,对操作人员的技能也没有特殊要求,普通工人都可以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人造砚石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图1所示,人造砚石的生产原料及配比为:
高炉渣:40-90%
石英粉:10-35%
氧化铝:5-15%
制备工艺为:
(1)按要求称量各种原料;
(2)将块状原料破碎、研磨;
(3)将各种原料放入容器中混合并搅拌,使原料成分均匀;
(4)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倒入坩埚,放入冶炼炉中进行熔炼,特征为:将原料放入坩埚中,在室温下装入冶炼炉,随炉升温;加热温度为900℃,保温3小时;随炉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炉门始终关闭;
(5)产品冷却至室温后,从炉中取出;
(6)从坩埚中取出人造砚石坯料,然后根据具体的产品的不同进行雕琢,最终得到成品。
实施例2:按图1所示,人造砚石的生产原料及配比为:
高炉渣:40-90%
石英粉:1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由伟,未经由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