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有机植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4376.8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蒋高明;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C05F15/00;C05F17/00;A01M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有机 植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有机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变了传统种植方法,追求“化学”模式来生产粮食,大量使用水源、化肥、农药,以为可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经过数十年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农膜和近期使用转基因作物(如转除草剂基因作物)后,农作物产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此外,还导致了现今世界各国水源污染、土地流失、河道淤塞、海洋污染、生态变迁和疾病丛生等严重环境问题并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
2009年4月,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采购日常蔬菜,送往青岛一家国家授权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化验。结果发现:在45个送检的蔬菜样品中,40个检测出农药残留,农药种类高达50种,其中5种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高毒农药。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全球有300多万人遭受严重的农药中毒。长期接触农药可导致癌症、出生婴儿发育不良和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疾病。水源被农药污染是导致饮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咸海盆地(Aral Sea Basin)从60年代开始,由于不良农业计划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耕种,将原来肥沃土地完全破坏,破坏范围包括俄国南部、哈萨克、土库曼共和国、阿富汗、伊朗等多个国家,过往15年此区域的伤寒发病率剧增29倍、滤过性毒菌肝炎7倍、副伤寒4倍、心血管病、胃、十二指肠溃疡100%、早产儿32%。
2010年2月23日,国际著名刊物《科学》发表文章指出,由于过去30年,中国过度使用化肥,化肥正在酸化中国土壤。中国一直在为用地球上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1/5的人口而奋斗,如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也正在构成新的挑战:空气以及水质的污染,城市化对农田的蚕食,所有这些都在威胁着中国人的耕地。
化肥农药的应用虽然使过往40年的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一倍,但是近20年发现,在不断增加化肥的使用时,农作物的产量却显示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化肥、农药等合成化学物导致土壤中的固氮根菌及其他有机生物的死亡和它们与植物间的共生作用的下降,继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化肥除了导致土壤肥力不足和作物产量下降外,还导致更多的杂草和病虫害的滋生,导致不断攀升的作物失收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研究发现氮肥使作物失去对虫害的抵抗能力并提高害虫的繁殖率。此外,细菌和病毒等的病害的发病率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加剧。氮肥使用量增加的初衷,是与粮食作物增产高度相关的。在人多地少的我国,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加粮食产量,包括引进高产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改善灌溉条件和使用化肥。大量使用化肥无疑减少了农民的劳动量,增加了产量,根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研究,1949年至1998年每年的粮食和氮肥年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77。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粮食取得高产的同时,氮肥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最多的国家,氮肥施用量是美国的3倍,法国的1.5倍,德国的1.6倍。氮肥的过剩使用没有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在温铁军及其团队的实地调查中,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仅19.9%,山东省小麦氮肥利用率仅为10%左右。这样,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氮肥的过量使用将对长期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氮肥过量使用排放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又对长期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氮肥的过量使用还会导致土质下降和土壤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过量使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药施用量的增加,而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巨大。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报道指出: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氮肥使用国,氮肥对水源的污染加上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中国一半大小城市的地下水的污染。水源污染和和缺水导致中国在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保守估计(肯定是大大低估),水源缺乏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达人民币1200亿元/年,水污染损害人民健康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达人民币417.3亿元/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