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动式液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4324.0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9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印志峰;崖华青;汪卓海;时佩林;程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12 | 分类号: | B21J9/12;B30B1/32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动式 液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机一般包括机架、油缸、滑块,机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横梁、立柱、下横梁,机架的连接方式一般是螺钉连接。油缸一般固定在机架的上横梁上,油缸的柱塞杆向下运动,滑块固定在油缸的柱塞杆下端,滑块在柱塞杆的驱动下上下运动。
液压机防盗门成型液压机以及热锻液压机,均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完成其生产工艺。但是,其工作台面的尺寸比较小。目前机架多采用分体框架式结构,上、下横梁需要加宽,液压机的制造成本比较高。而且由于油缸以及滑块所需的安装空间都较大,所以造成整个液压机占地面积较大;滑块与缸体之间一般采用整体法兰连接,法兰通过螺纹与活塞杆连接,法兰通过螺钉组件与滑块连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法兰和螺钉断裂的事故,因此,连接要求非常严格;机架采用分体框架式结构,液压机的刚度较弱;另外,也需要在液压机的机架上设置导轨以引导滑块的滑动,所以液压机的整体宽度也较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机身刚度高,不易变形,占地面积小、整体重量较轻的缸动式液压机。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缸动式液压 机,包括电气柜(1)、强制冷却器(2)、机身(3)、滑块(4)、侧油缸(5)、油箱(6)、输油管路(7)、操作面板(8)、油缸(9),电气柜(1)、强制冷却器(2)布置在机身(3)一侧的地面上,油箱(6)布置在机身(3)的上方,通过输油管路(7)将液压油输送到侧油缸(5)以及油缸(9),其改进点在于,所述油缸(9)的缸体(91)与液压机的滑块(4)合为一个整体,油缸(9)的柱塞杆(92)固定在机身(3)的上部。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滑块(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导轨(42),机身(3)上位于滑块(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板(10),导轨(42)在导向板(10)上运动。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滑块(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导轨(42),导轨(42)在导向板(10)上运动,导轨(42)和导向板(10)均设置在液压机的外侧。
更优化的,所述机身(3)包括主筋板(32)和侧板(34),所述主筋板(32)和侧板(34)均是一整块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梁、立柱和下梁,主筋板(32)和侧板(34)叠放,主筋板(32)位于侧板(34)的内侧,且主筋板(32)比侧板(34)要厚,主筋板(32)和侧板(34)之间通过纵筋焊接在一起。
优化的,所述缸体(91)的上方固定设置一导套(93),柱塞杆(92)套在导套(93)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液压机的油缸布置采用反置安装,液压机的油缸倒置安装, 固定其柱塞杆使其缸体移动,可以有效节约油缸的布置空间。
2、液压机的油缸的缸体与液压机的滑块合成一个整体,减少滑块与缸体之间不必要的连接,减轻液压机的整体重量。
3、液压机的机身采用焊接叠板式结构,每一个叠板均能独立的工作,从而提高液压机的刚度,叠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提高叠板间的连接强度。
4、液压机的油缸采用较大压力,滑块的导向基本上是由油缸控制,因此,可以适当减小滑块的导轨导向功能,把导轨放到液压机的外侧,可以有效的降低液压机的宽度。
综上,采用缸动式叠板结构可以使液压机的重量降低20%—30%,同时,满足液压机的刚度和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缸动式液压机的总装配图。
图2是滑块的结构图。
图3为液压机的机身结构图,其中图3a是机身主视图,其中右半边剖视;图3b是机身的侧视图;图3c是机身的俯视图;图3d是立柱与下梁筋板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缸动式液压机包括电气柜1、强制冷却器2、机身3、滑块4、侧油缸5、油箱6、输油管路7、操作面板8、 油缸9。这些元器件也是现有液压机都具备的部件。
电气柜1、强制冷却器2布置在机身3一侧的地面上,油箱6布置在机身3的上部,通过输油管路7将液压油输送到侧油缸5以及油缸9,油缸9将会在后续的内容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