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滨带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4043.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刘梅;王开有;孔德平;卿晓燕;周虹霞;王旭东;范亦农;李乔光;余艳红;叶秋涵;赵琳娜;张超;李杰;杨周明;董剑;吴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5003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滨 带挖塘堆岛 基底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满足湖滨带环境生态恢复要求的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
发明内容
历史上人们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以围湖造田来扩大农田种植面积。围湖造田之后,在湖泊的水陆交错带会形成大量连片的鱼塘群,鱼塘群中众多鱼塘垂直堤坝对湖滨带进行了强烈的切割,破坏了湖岸带水系的连续性,造成了陆地生态系统与湿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的割断,使湖泊沿岸带原有的天然滩地大量消失,使湖滨带浅水区滩地生境条件急剧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生及挺水等大型水生植物减少,鱼类栖息、生长、索饵、产卵的基地丧失,生物资源的再生循环过程受到严重影响,湖泊自净能力下降,加上鱼塘排污等,不利于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
现有的湖滨带基底修复技术主要为针对陡坎沿岸湖滨带的底泥吹填造滩基底修复技术,采用人工方法在目标湖滨带水域外沿构筑简易围埝后,由绞吸式挖泥船或底泥抽吸设备将疏浚的湖泊底泥按设计规定的泥面吹填高程要求吹填至基底修复工程区内,同时要求湖泊水位不得低于2米方能满足绞吸式挖泥船作业的水深要求,其实际应用会受到诸多限制。而对于如何实现在湖滨带干涸情况下无水作业进行受损湖滨带基底修复,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很好地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湖滨带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通过对湖滨带鱼塘群区域进行地形地貌改造和基底修复,为湖泊沿岸带生态系统修复、物质循环能量转换、水质净化和景观美化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一种湖滨带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湖滨带基底修复区平面设计和高程设计要求,通过在基底修复区挖塘和堆岛,在湿地污水入口区设置多个串联的泥沙沉淀塘,在湿地中部通过蛇形通道设置多个连通的植物氧化塘,在湿地出水区设置多个植物景观塘,在塘库系统中将原有鱼塘群的塘埂弃土及塘底湖泥堆成星罗棋布的、有缓坡浅滩的多个岛屿,使原本由相互封闭独立的鱼塘构成的鱼塘群小规模塘库系统,变成类似于“多岛湖”的塘岛结合的大规模相互连通的塘库湖湾水网系统。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湖滨带基底修复工程区域及挖塘堆岛工程量的确定:
湖滨带基底修复工程区域主要指项目工程设计中确定需要进行湖泊生态修复的湖滨带鱼塘群沿岸水域范围;挖塘堆岛工程量主要由湖泊最高控制水位和满足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生长的水位条件对应的挖塘深度、岛屿高度和岛屿数量、面积确定;岛屿顶部高程应高于湖泊最高控制水位1~5m,岛的数量根据塘库系统湖湾水网景观和水质净化布水的需求确定,每100亩设置4~6个岛屿,岛屿面积合计应控制在塘库系统总面积的15~20%;
(2)塘库系统构建:
①首先将湖滨带鱼塘群中每一个鱼塘的塘埂铲平、将蓄水放空,晾晒塘底,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周边挖沟进一步排水,使塘底土地表面干燥硬化,能够满足挖掘机械进场施工即可;
②塘库系统按湖滨带天然湿地系统进行构建,塘库系统水体面积和水深控制根据塘库系统水生植物种植、湖湾水网景观、水质净化和生态渔业养殖的技术要求确定;塘库水体的面积应控制在塘库系统总面积的80~85%,塘库系统分为泥沙沉淀塘区、植物氧化塘区和植物景观塘区三个部分;沉淀塘区位于塘库系统前端,主要功能是接纳城镇初期雨水和面源污水,去除污水中的颗粒态污染物,沉淀塘水深为2.5m~3.5m,水力负荷为1.0~3.0m3/m2.d,水力停留时间为2~4天;氧化塘区位于塘库系统中部,利用塘中大量泌氧沉水植物和水生动物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氧化塘水深控制在1.2~2.0m,水力负荷为0.1~0.3m3/m2.d,水力停留时间为4~10天;景观塘位于塘库系统的末端,水质明显改善后用于景观美学和污水的深度净化,景观塘水深控制在1.5~2.5m,水力负荷为0.1~0.3m3/m2.d,水力停留时间为4~10天;岛屿3~5m宽的沿岸带水深0.1~0.5m,为保证面源污水水质净化效果,湖滨带整个塘库系统天然湿地水力负荷为0.1~0.3m3/m2.d,整个湿地塘库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10~30天;
(3)岛屿构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