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接机组提质降耗专家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4033.1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密;肖亚平;李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机 组提质 降耗 专家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质降耗的专家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卷接机组上提高烟支的质量、保障烟支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降低烟丝消耗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烟草行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烟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烟支的质量、保障烟支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降低烟丝消耗,是烟草企业的核心问题。
ZJ17等卷烟机组是HAUNI公司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产品,国产化以后成为国内烟草企业的主力设备,其机电系统都比较稳定,深受企业欢迎。但是其对烟支的品质的控制功能和性能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其重量控制和质量检测系统都存在功能简单单一、性能较低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提质降耗的要求,亟需进行升级改造。
在烟丝的供给量控制中,通过控制针鼓速度对回丝量进行调节。有的企业将针鼓改为独立驱动,相对提高了运转速度的稳定性,但是没有将针鼓速度作为控制量来处理。实际上在对回丝量的调节之前,必须要有比较准确的回丝量大小的检测,而且供料的稳定性也会影响烟丝的填充质量。风室负压、回丝量的大小都可以直接影响烟丝供给和烟丝结构,风室负压对重量的稳定性和标准偏差都有较大的影响,现有的系统对回丝量大小的检测要么没有要么不准确,而风室负压的检测与控制功能,现有的系统只有显示表,没有检测和控制,这就需要一个更为精细检测与控制系统对回丝量和风室负压进行专门的控制。
传统的重量控制功能不能对每支烟进行检测,检测控制精度与剔除准确性不高,劈刀通过带轮传动,存在滞后性和传动误差,且只对重量进行单独的控制。当劈刀被改为独立驱动,操作工在对劈刀进行清理时,会出现劈刀与刀头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而大多只有要求操作工避免移动刀头或劈刀的操作,或在重量使能以后,由紧头跟踪功能使其回到正确的位置,但这将产生大量的不合格烟,造成浪费和消耗。
烟丝消耗的实时统计,是烟丝消耗管理的重要参数。目前还不能对单台卷烟机的烟丝消耗进行准确计量,这对供料的稳定和烟支的重量控制都有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提质降耗的目的,发明了一种用于卷接机组上提质降耗的专家控制系统。本系统主要包括供料稳定性控制子系统、重量控制与紧头跟踪子系统、烟丝消耗动态计量子系统、烟支质量在线检测子系统;
供料稳定性控制子系统,采用伺服驱动后身供丝,提高供丝的稳定性,利用激光传感器实现回丝量的精确测量,根据标准偏差等指标情况调整回丝量的大小,对风室负压进行改进,实现检测报警、稳压和调压的能力,并进行单支烟烟丝填充特性量化分析与单支烟重量分布特性量化分析,判定当前供丝整体情况的好坏;
重量控制与紧头跟踪子系统,增加了紧头跟踪模块,在重量控制算法中,将风室负压和回丝量引入进行综合考虑,减小标准偏差,改善烟支重量的稳定性;
烟丝消耗动态计量子系统,实时监控当前生产烟支的烟丝消耗,并通过标准的OPC(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接口,向企业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上传即时和统计数据,主要包括班组统计和动态计量功能;
烟支质量检测子系统,采用光电式空头传感器,根据M5/M8的检测原理,将漏气检测的单端检测改进为双端检测,增加了通风度、吸阻、反向漏气检测功能。
供料稳定性控制子系统包括,烟丝供给量检测与控制模块,风室负压的检测与控制模块,机械供料稳定性判断与提示模块。
烟丝供给量检测与控制模块,使用激光传感器检测回丝量的大小,并结合识别的烟丝填充的特性指标,控制针鼓速度,对回丝量进行调节;
风室负压的检测与控制模块,实时检测左、右风室的负压大小和稳定性,如果风室负压不稳,则进行警报提示;
机械供料稳定性判断与提示模块,进行单支烟烟丝填充特性量化分析与单支烟重量分布特性量化分析,据此可以判定当前供丝整体情况的好坏,如果通过系统内部推理机制和控制手段还不能使供丝情况变好,则进行报警提示,需要进行维修检查。
重量控制与紧头跟踪子系统,包括平均重量控制模块,吸丝带压轮调节模块,紧头跟踪模块,单支烟重量与密度分析模块,刀头与劈头的初始位置校正模块,缺陷烟剔除模块,完善的辅助调试与维护模块,信息管理功能模块;
平均质量控制模块,系统根据设定的控制粒度,按优化参数控制平均重量;
吸丝带压轮调节模块,将重量调节方式改为吸丝带压轮调节,压轮由高分辨的步进电机驱动,改进质量调节的执行精度和响应特性;
紧头跟踪模块,采用交流伺服单元跟踪和调整紧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