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次利用锂电池筛选成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4028.0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张彩萍;张维戈;王玉坤;安动;马伟强;杨万宏;张西术;袁继军;梁东;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次 利用 锂电池 筛选 成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次利用锂电池筛选成组方法,属于锂电池参数确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产业化,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的产量将大幅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淘汰锂电池该如何回收和处理。根据国家电动汽车电池使用标准,当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为原容量80%时,继续在电动汽车上使用就不再适合,提高了整车成本;电动汽车用锂电池中含有锂金属材料和电解液,一旦废弃锂电池如不能得到有效地回收处理,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也尤为严重。所以在锂离子电池各功能元件有效、没有破损、外观完好的情况下,可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于储能系统或一些小型的储能装置中。由于电池在电动汽车上位置不一致,使用过程中温度、连接阻抗、震荡程度等因素均不同,造成电池容量、内阻等特性参数衰退具有一定的不一致性。而淘汰电池的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到梯次利用电池组性能,所以对淘汰电池筛选成组成为电池梯次利用的关键。
目前国内并没有梯次利用电池筛选成组的方法的相关研究。对新电池的筛选成组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根据电池容量筛选成组;
第二种是根据电池容量、内阻、自放电筛选成组;
第三种是根据电池充放电特征曲线筛选成组;
上述三种对电池筛选成组方法主要适用于一致性较好的新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梯次利用筛选成组技术的缺乏,提出了一种梯次利用锂电池筛选成组方法,可以提高梯次利用电池成组一致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种梯次利用锂电池筛选成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测试、计算得到电池dQ/dV-V曲线,Q表示电池容量,V表示电池端电压,依据ICA(Incremental Capacity Analysis)方法分析退运动力电池老化原因,包括锂离子损失、正极活性材料损失、负极活性材料损失,首先剔除负极活性材料损失的退运动力电池;
步骤2:通过测试得出梯次利用电池的容量、欧姆内阻、极化内阻、自放电值,并根据上述指标进行电池筛选;
通过步骤1筛选的梯次利用电池利用恒流恒压的方法进行容量测试,筛除容量值低于额定值50%的电池;再把电池放电至50%SOC(荷电状态),利用脉冲法测试内阻,筛除内阻值大于平均内阻值50%的电池;最后进行自放电测试,保留满足国家自放电标准的电池;通过以上筛选条件的梯次利用电池应用于成组;
步骤3:筛选后的电池重新成组;首先计算得出容量、欧姆内阻、极化内阻对能量利用率的影响比例,确定这三个指标的权值;利用加权k-means(k均值)聚类方法把梯次利用电池成组。
所述样品电池的容量及样品电池的内阻测试温度均在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梯次利用电池筛选剔除衰退严重的电池,保证无个别电池的坏死影响电池梯次利用成组性能;利用加权k-means聚类方法,把容量、欧姆内阻、极化内阻相似的电池聚为一类,由于权值的设定,保证了电池组的容量利用率。可以提高梯次利用电池成组一致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退运动力电池dQ/dV-V曲线;
图2 梯次利用电池容量分布图;
图3 是不同采样时间直流内阻随SOC变化曲线;
图4 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复合脉冲电流法的内阻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5 梯次利用电池1s内阻分布图;
图6 梯次利用电池5s内阻分布图;
图7 梯次利用电池10s内阻分布图;
图8 两串电池的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
图9 梯次利用电池放电曲线;
图10 聚3组结果;
图11 聚4组结果;
图12 聚5类组结果;
图13 树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梯次利用锂电池筛选成组方法,电池是电动车辆中使用的锰酸锂动力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以一车08年奥运会大巴车用淘汰锰酸锂动力电池为例进行一下说明。
梯次利用锂电池筛选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dQ/dV-V曲线
退运动力电池dQ/dV-V曲线测试方法采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测试规范》(QC/T743-2006标准),连续测试3次,提取第3次Q-V测试数据并求微分,得到电池dQ/dV-V曲线,通过分析,剔除负极活性材料损失导致电池衰退的电池;
(2) 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氧化石墨烯的UV固化抗电磁屏蔽涂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采摘手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