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震动式水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3428.X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龙远金;周师;李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远金;周师;李革锋 |
| 主分类号: | D06B13/00 | 分类号: | D06B13/00;D06B3/02;D06B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震动 式水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震动式水理机。
背景技术
在麻纤维的加工工艺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例如麻纤维的脱胶、清洗、给油、烘干、梳理、并条、纺纱等多道工序,但在进行这些工序之前必须对麻纤维进行除杂,现有的除杂设备为圆盘式的拷麻机,麻纤维在圆盘中做圆周运动,需人工不停地翻动,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处理后的麻纤维混乱,改变了麻纤维顺直的自然特性,不适宜后面纺纱各工序的要求,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震动式水理机,其包含的震动装置能有效地清理麻纤维中的杂质,锤打速度均匀、结构合理,能获得残胶低、併丝少的麻纤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震动式水理机,包括安装座、输入皮带、输送机构、震动机构及输出皮带,所述的输入皮带、输送机构及输出皮带依次相连地设置于所述的安装座上,所述的震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的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滚筒,所述的震动机构包括第二滚筒、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滚筒两端的凸轮、与所述的凸轮滚动配合的限位转子,所述的第二滚筒与所述的相邻两个第一滚筒相外切。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限位减震机构,所述的限位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安装座上的限位杆,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滚筒与凸轮之间的限位块,所述的凸轮的轮轴穿过所述的限位块,所述的凸轮的轮轴在所述的限位块中只做圆周运动而不做直线运动,所述的限位块中设有滚轮,所述的限位杆与所述的滚轮滚动配合;所述的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外部设有第一安装壳体,所述的第一安装壳体固定于所述的安装座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与所述的凸轮的轮轴相连接的轴长可变的传动轴,所述的轴长可变的传动轴包括依次相连的固定轴及万向联轴器,所述的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凸轮的轮轴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通过轴承座设置于所述的安装座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凸轮上设有台阶。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限位转子下设有减震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压麻辊,所述的压麻辊设置于所述的输送机构的上方、与所述的相邻两个第一滚筒相外切,所述的压麻辊置于所述的第二滚筒旁边。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托麻辊,所述的托麻辊与所述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相内切。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压麻辊的两端的上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外部设有第二安装壳体,所述的第二安装壳体固定于所述的安装座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震动式水理机所包含的震动装置能有效地清理麻纤维中的杂质,锤打速度均匀、结构合理,能获得残胶低、併丝少的麻纤维。
2、包含的限位减震机构不仅能对凸轮的轮轴进行轴向定位,还能减少凸轮升降过程中的冲击。
3、与凸轮的轮轴相连接的为轴长可变的传动轴,使得凸轮在升降过程中不影响传动能量。
4、凸轮上设有台阶,使得凸轮下降过程中的冲击力更大,更能有效地锤打出麻纤维中的杂质。
5、限位转子下设有减震块,减小凸轮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时对限位转子的撞击。
6、设有压麻辊,在麻纤维输送过程中接受锤打时控制麻纤维输送的速度及保证麻纤维的平整。
7、设有托麻辊,在麻纤维输送过程中对麻纤维进行托衬,与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相切保证了锤打点更多,清理杂质效果更好。
8、压麻辊上设有弹簧,缓解了麻纤维输送过程中对压麻辊的震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震动式水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震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震动机构与轴长可变的传动轴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及托麻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凸轮与限位转子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其中5(a)为凸轮处于最低点时与限位转子的配合,5(b)为凸轮处于开始上升的位置时与限位转子的配合,5(c)为凸轮处于最高点时与限位转子的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远金;周师;李革锋,未经龙远金;周师;李革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互感器二次断线自投装置
- 下一篇: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及其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