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13205.3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翁庆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磁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5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纤维 复合材料 成形 方法 及其 模具 | ||
1.一种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入模步骤:将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置于模具的模穴内;
一抽真空步骤:将该模具的模穴进行抽真空,使该纤维布材贴紧于该模穴表面;
一第一加热步骤:对该模具进行加热,并将该模具温度保持在80℃至200℃之间,让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软化;
一第二加热步骤:对该模具持续进行加热,并将该模具温度保持在150℃至300℃之间,让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相互粘结成一体;
一降温固化步骤:对该模具进行降温,并将该模具保持在室温,且时间在15秒至30分钟之间,让相互粘结成一体的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固化,而得一成品;
一取料步骤:开模后,取出已固化完成的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模步骤中,该模具设有可活动闭合的上模及下模,该上模及下模合模后具有一模穴,待将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置于该下膜的置料凹部后,将该上模及下模合模,并施以1至15大气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步骤中,是使用一真空成型设备以固化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的复合材料;其中该真空成型设备是选自一压力釜、一加热炉以及一真空泵其中之一,该两加热步骤中的温度,是使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的复合材料是于80~600℃的温度范围中固化而形成该固化复合成品;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的复合材料是于1~100大气压的压力范围中固化而形成该固化复合成品。
4.一种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入模步骤:将浸渍有热塑性材料的纤维布材置于模具的模穴内;
一抽真空步骤:将该模具的模穴进行抽真空,使该纤维布材贴紧于该模穴表面;
一第一加热步骤:对该模具进行加热,并将该模具温度保持在80℃至200℃之间,让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软化;
一第二加热步骤:对该模具持续进行加热,并将该模具温度保持在150℃至300℃之间,让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相互粘结成一体;
一降温固化步骤:对该模具进行降温,并将该模具保持在室温,且时间在15秒至30分钟之间,让相互粘结成一体的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固化,而得一成品;
一取料步骤:开模后,取出已固化完成的成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模步骤中,该模具设有可活动闭合的上模及下模,该上模及下模合模后具有一模穴,待将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置于该下膜的置料凹部后,将该上模及下模合模,并施以1至15大气压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步骤中,是使用一真空成型设备以固化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的复合材料;其中该真空成型设备是选自一压力釜、一加热炉以及一真空泵其中之一,该两加热步骤中的温度,是使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的复合材料是于80~600℃的温度范围中固化而形成该固化复合成品;该热塑性材料及纤维布材的复合材料是于1~100大气压的压力范围中固化而形成该固化复合成品。
7.一种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下模,具有一第一结合面、一反向于该第一结合面的第一端面、一设于该第一结合面与该第一端面之间的环侧面、一由该第一结合面朝该第一端面方向凹设的置料凹部、一由该第一结合面朝该第一端面方向凹设且围设该置料凹部的定位环凹部、及一气道,该气道具有一设于该第一结合面且位于该置料凹部与该定位环凹部之间的第一气口、及一设于该环侧面且与该第一气口连通的第二气口;
一上模,是与该下模相互配合,并具有一用以靠抵该第一结合面的第二结合面、一反向于该第二结合面的第二端面、一由该第二结合面朝该第二端面反方向凸设且与该置料凹部形成一模穴的置料凸部、一由该第二结合面朝该第二端面反方向凸设且与该定位环凹部相互结合的定位环凸部、及一由该第二结合面朝该第二端面方向凹设且对应该第一气口与该置料凹部的导气槽,使该上模与下模合模时,该模穴与该气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磁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磁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2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湿性竹炭纤维保温效果好面料
 - 下一篇:一种挤塑机用脱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