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色热反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3170.3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宇奇 |
主分类号: | C09D5/33 | 分类号: | C09D5/33;C09D5/29;C09D163/00;C09D167/00;C09D133/00;C09D127/12;C09D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31252 | 代理人: | 熊磊之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反射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彩色的热反射涂料及涂料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和城镇化的开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钢结构体系由于其“自重轻”、“强度高”、“施工快”、“防震好”的特点,步入住宅建筑市场,同样,随着公共设施和城镇建设的需要,建筑幕墙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是铝和铁均是热的良好载体,但是国家政策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钢结构和铝幕墙的节能就尤其关键,节能型的材料也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专利CN201120274391“隔热型氟碳铝单板”就发明了采用背面粘贴隔热作用的隔热棉来达到隔热的作用。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方面在制作时因为许多因素造成了许多“热桥”大大降低了隔热效果。
目前现有的隔热涂料大多颜色单一,但是建筑市场要求的颜色丰富,市场更需要颜色丰富的隔热涂料,以满足隔热又美观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白色或浅色使用时间长后,由于变脏、变色会导致热反射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涂层厚度薄、适用范围广、施工方便的金属板热反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 金属板的热反射涂层可以包括底漆和面漆,采用双涂层,先在金属板上涂上底漆,然后再涂面漆,其中:
(1)底漆和面漆涂层均有热反射性能,面漆为彩色的热反射涂料;
(2)底漆有强于面漆的热反射性能,面漆是具有红外透过或部分红外透过彩色涂料,底漆能够将透过面漆的可见光和红外线反射出去,从而达到热反射的效果。
2. 该彩色热反射涂料的制备
A 为了使底漆具有更好的太阳光反射率和红外线反射率,底漆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和重量份含量:
成膜树脂 20-50;
颜料 20-40;
填料 0-20;
助剂 2-5;
溶剂 5-20;
固化剂 2-20;
B 在底漆具有高太阳光反射率的同时,面漆也应具有较高的太阳光反射率或红外透过率,使透过的可见光和红外线被反射率更好的底漆反射回去,从而达到涂层整体的高反射率。面漆的配方包括以下组份和重量份含量:
成膜树脂 30-60;
颜料 5-30;
填料 0-10;
助剂 2-5;
溶剂 5-20;
固化剂 2-25;
上述底漆和面漆所述的成膜树脂选自环氧树脂、聚脂树脂、丙烯酸树脂或氟碳树脂(包括交联型的氟碳树脂或PVDF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底漆和面漆所述的颜料为着色颜料和半透明性的珠光颜料等,着色颜料包括有反射功能的钛白粉(粒径在200nm-1500nm,能有效反射可见光波长和红外波长,如R960、A800等)、无机陶瓷颜料、氧化铁、群青、有机颜料等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底漆和面漆所述的填料是指有远红外发射功能的填料,包括硅酸锆、氧化锆、滑石粉、陶瓷粉、硅酸铝、钛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底漆和面漆所述的助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不饱和多元脂肪胺类分散剂、聚醚硅烷类润湿剂、硅油类消泡剂、触变剂中的几种;
上述底漆和面漆所述的溶剂选自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三甲苯、二甲苯、丁酯、正丁醇、己二酸酯类高沸点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底漆和面漆所述的固化剂为聚酰胺等环氧类固化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或封闭型聚氨酯固化剂。
3. 该热反射涂层采用双涂层方式,为了提升涂层整体的反射率,底漆的颜色深度应该低于面漆的颜色深度,(底漆的明度值-面漆的明度值≥5.0),同时底漆也有热反射功能,提升整个涂层的热反射功能。
4.热反射涂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成膜树脂投入搅拌釜后,加入溶剂,搅拌均匀;
(b)按比例加入助剂,并搅拌均匀;
(c)按比例加入颜料和填料,搅拌0.5-1小时,直至分散均匀,得到浆料;
(d)将上述浆料加入砂磨机,进行研磨,至细度达到20-25微米。
(e)上述制好的涂料在实际应用时与固化剂配合使用。
一种热反射金属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宇奇,未经杨宇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