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大气中SO2进行采样分析的采样片及采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3137.0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冯皓;胡利芬;郭燕芬;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56;C08F222/38;C08F2/44;C08K13/02;C08K3/26;C08K5/053;G01N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0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气 so sub 进行 采样 分析 样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对大气中SO2进行采样分析的采样片,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向丙烯酸钠溶液中加入丙烯酰胺,溶解均匀后形成单体溶液;(b)在该单体溶液中先后加入交联剂、引发剂和SO2吸收剂搅拌溶解;(c)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均匀配制成反应溶液;(d)取聚乙烯培养皿,将与培养皿尺寸适配的滤纸用丙酮充分润湿后粘贴在培养皿底部,晾干培养皿后倒入反应溶液,60℃烘箱中保温3小时,即得采样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大气中SO2进行采样分析的采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中丙烯酸钠溶液为冷水浴下丙烯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按摩尔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后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对大气中SO2进行采样分析的采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的质量比为1: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大气中SO2进行采样分析的采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加入量为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总质量的1.0~2.0%;所述引发剂为4,4'-偶氮双(4-氰基戊酸),加入量为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总质量的2.0~4.0%;所述SO2吸收剂为碳酸钾或碳酸钠的溶液,加入量为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总质量的1.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大气中SO2采样分析的采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保湿剂为甘油或丙二醇,加入的质量和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的总质量之比为3~5:1。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采样片的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可固定培养皿的采样架;
(2)将权利要求1所述采样片的培养皿倒装于采样架上,使得采样片朝下地固定在采样架上,然后通过固定孔将所述采样架悬挂于大气暴露试验场中与试验样品高度等高的支架上,并选择2-3个位置同时悬挂;开始进行大气中二氧化硫的采样,采样时间结束后,将装有采样片的培养皿从采样架上取下,并用塑料薄膜密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代表了采样时间内试验场内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
(3)一年中的每个月都制备新鲜的采样片进行采样,即可获得试验场在这一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了解试验场内二氧化硫浓度的变化情况,对照同期的材料大气腐蚀情况分析试验场内SO2浓度对试验样品的腐蚀行为的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样时间为一个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架包括两块呈直角焊接的方形板以及焊接在其中一块方形板外侧的圆管;另一块方形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圆管上设有三个螺栓眼;所述圆管可供所述培养皿配合,且所述螺栓眼可供螺栓插入,从而将所述培养皿固定在圆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板为聚乙烯塑料板,其长和宽都为120mm;所述圆管为高20mm,内径为80mm的聚乙烯管;所述螺栓眼之间互成120°,且螺栓眼距塑料板面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1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