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牡丹籽皮中提取芪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12555.8 申请日: 2014-01-10
公开(公告)号: CN103772334A 公开(公告)日: 2014-05-07
发明(设计)人: 刘普;邓瑞雪;梁菊;杨丹蕾;刘欣;尹卫平;段文录;柴元武;时清亮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7D307/93 分类号: C07D307/93
代理公司: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罗民健
地址: 471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丹 籽皮中 提取 化合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化学和牡丹深加工研究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从牡丹籽皮中提取芪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籽油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三种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分别为:35.7%,22.19%,27.24%,另外牡丹籽油中尚含有具有较好抗癌活性的奇数脂肪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食用油脂来源。2011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自丹凤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和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的籽仁经过经压榨、脱色、脱臭等工艺制成的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可以生产及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9号:卫生部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芪类化合物(stilbeniods)是指具有1,2-二苯乙烯骨架的单体及其聚合物的总称。低聚芪类属于酚酸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抗炎活性,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抗艾滋病活性及保肝活性等。【李小妹,李娜,黄开胜,林茂. 白藜芦醇低聚体类似物的光谱特征、生源与生物活性,药学学报,2002, 37(1):69-74;陈莉,陈坚波. 芪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综述,广东药学,2005,15(3):84-86】

由于牡丹籽油的高营养价值,我国油用牡丹籽的种植量在逐渐增多,油用牡丹籽的产量也逐年增加。目前,牡丹籽油的制备工艺是先将牡丹籽干燥脱壳。按照目前的产量,油用牡丹籽产量为3万吨,经过脱壳会产生大约3000-5000吨左右的牡丹籽皮,这些牡丹籽饼的开发利用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任务艰巨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牡丹籽皮中提取芪类化合物的方法,从牡丹籽皮中提取芪类化合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抗肿瘤的活性,可以作为抗菌或抗肿瘤的药物活性成分。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提取效率高,且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提取,既可以保证有效成分提出,又可以避免芪类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回流提取时稳定性差的缺点,整个提取过程快速、简便,经济效益高。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牡丹籽皮中提取芪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牡丹籽皮原料,经干燥、粉碎后置于超声提取器内,加入其重量10-20倍的丙酮,在30-40℃条件下超声提取30-40min,提取结束后过滤,收集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其重量10-20倍的丙酮,在30-40℃条件下超声提取30-40min,提取结束后过滤,收集滤液,重复向滤渣中加入丙酮、超声提取和过滤操作至少两次,合并所有滤液,并将滤液在-0.01Mpa条件下蒸发浓缩,得到浸膏状物,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浸膏状物加入水分散均匀,得到分散液,加入与分散液同重量的水饱和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然后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得到乙酸乙酯浸膏,备用;

3)将步骤2)得到的乙酸乙酯浸膏用丙酮溶解,丙酮的用量为乙酸乙酯浸膏质量的5-9倍,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滤液重量1-2倍的硅胶拌样,挥干溶剂,得到分离样品,备用;然后将分离样品加入到硅胶柱中,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硅胶柱中填充的分离硅胶的量为分离样品重量的20-40倍,用不同重量比的石油醚-乙酸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个梯度的洗脱量为2倍柱体积,其中各次洗脱所用石油醚-乙酸混合溶剂中两者的重量比依次为9:1、7:1、5:1、3:1、1:1、1:2和1:3,采用TLC进行分析,合并相似馏分,得到馏分段1-30,备用; 

4)将步骤3)得到的馏分段14用制备HPLC进行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和Ⅱ;同样将馏分段 18用制备HPLC进行分离,得到化合物Ⅲ,即完成牡丹籽皮中三种芪类化合物的提取;

所述的三种芪类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其结构式分别为:

所述的牡丹籽皮原料为紫斑牡丹的籽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5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