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发生物质迁移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2190.9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开冬;朱怀远;尤晓娟;曹毅;张媛;庄亚东;刘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 | 分类号: | G01N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210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烟 抽吸 过程 发生 物质 迁移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烟气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发生物质迁移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53年美国Brown and Williamson公司生产了以二醋酸纤维素为滤棒材料的“Viceroy”牌滤嘴卷烟,醋酸纤维滤棒得到了迅速普及,醋酸纤维这种材料就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其它滤棒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也在不断的进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还有丙聚烯纤维丝束、以及以纤维为载体发展进来的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壳聚糖等吸附材料制成的二元、三元复合滤棒和以醋酸纤维、纸径向复合形成的沟槽滤棒。
卷烟滤棒的应用,不仅起到了节约烟丝、降低卷烟成本的作用,同时也是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焦油、烟碱、酚类物质等)的过滤装置,起到了一定“减害降焦”的效果。此外,滤棒作为卷烟的主要辅助材料之一,还是卷烟添加剂的良好载体。以滤棒为载体,添加各种可增香、“减害降焦”的添加剂,来提高卷烟的吸食水平。然而,关于含有添加物的二元或三元复合滤棒在抽吸过程中是否发生物质迁移,国内还没有具体报道。所以有待发掘一种用于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发生物质迁移的评价方法,为卷烟滤棒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提高卷烟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发生物质迁移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全面、准确、科学地为卷烟的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发生物质迁移的评价方法,是将含有复合滤棒的卷烟抽吸;然后用有机溶剂捕集上述卷烟烟气;再用微孔滤膜对上述有机溶剂进行过滤;最后采用电镜对过滤后的滤膜进行表征分析,即可评价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是否发生物质迁移。
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复合滤棒的卷烟10-50支在直线型或转盘式吸烟机中进行抽吸;
2)采用剑桥滤片对步骤1)抽吸的烟气进行截留,把截留后的剑桥滤片溶于30-80ml有机溶剂中进行分离萃取得萃取液;
3)将萃取液震荡20-40分钟后采用微孔滤膜过滤;
4)采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对过滤后的滤膜进行表征分析,评价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是否发生物质迁移。
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复合滤棒的卷烟10-50支在直线型或转盘式吸烟机中进行抽吸;
2)采用有机溶剂30-80ml捕集卷烟烟气得捕集液;
3)将捕集液震荡20-40分钟后采用微孔滤膜过滤;
4)采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对过滤后的滤膜进行表征分析,评价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是否发生物质迁移。
优选地,所述复合滤棒为含有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纤维、壳聚糖颗粒类的二元复合、三元复合滤棒。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环己烷、丙酮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孔径为0.1~1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简单、准确地对卷烟滤棒在抽吸过程中是否发生物质迁移做出评价,为卷烟烟气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对提高卷烟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截取滤膜的SEM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截取滤膜的SEM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截取滤膜的SEM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截取滤膜的TEM照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截取滤膜的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权利要求的全部内容,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负载活性炭纤维的二元复合滤嘴卷烟,采用直线型吸烟机进行抽吸20支卷烟,采用加入50ml无水乙醇的吸收瓶捕集烟气;再将捕集后的溶液倒入锥形瓶中,用无水乙醇洗涤吸收瓶三次,合并洗涤液,把锥形瓶置于振荡器上低速震荡30分钟,再将震荡后的溶液,采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滤膜3次,将滤膜进行晾干,封装,最后选择一小块滤膜采用SEM扫描,所得结果见图1。所述扫描电镜SEM型号为:JEOL-6300F场发射扫描电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