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革耳菌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及产漆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2165.0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英;刘剑;杨菁;刘君昂;李河;左杰;田媛媛;李冬琴;刘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革耳菌 发酵 产漆酶 培养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菌培养产漆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产漆酶的真菌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更具体的说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革耳发酵产生漆酶的培养基及方法。
背景技术
漆酶(Laccase)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多种酚类和芳胺类化合物,并同时将氧分子还原为水。漆酶能够直接作用于木质素,氧化降解酚型木质素结构单元,在某些能够传递电子的小分子介体存在条件下,可以对非酚型的木质素结构单元起到氧化降解的作用。因此漆酶在纸浆生物漂白、工业废水处理、有机染料脱色和高分子催化合成等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漆酶被认为是制浆造纸工业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酶。
目前,虽然人们对真菌产酶机制有较多了解,但与实际需要相比,多数试验菌株在人工和天然培养基上生长时合成漆酶产量偏低。且真菌培养时培养周期长,极易被污染,有的需要有毒的芳香类化合物的诱导,产酶活力不稳定且相对都比较低,这就导致漆酶的工业化生产很难实现。因此筛选得到高漆酶的菌株,对于开发漆酶的工业化生产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野生革耳(Panus rudis)是新发现的一种能生产组成型漆酶的白腐真菌,该菌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同担子亚纲(Homo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革耳属(Panus),同时该菌产生的漆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是一种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的真菌漆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革耳菌(Panus rudis)FG-35发酵生产漆酶的培养基及方法,该培养基及配套的方法能够高效产漆酶,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革耳菌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5-15g/L、蛋白胨0.2-0.5g/L、K2HPO4 0.5-1.0g/L、KH2PO4 0.5-1.0g/L、ZnSO4·7H2O 0.005-0.03g/L、MgSO4·7H2O 0.2-0.5g/L、CuSO4·7H2O 0.01-0.07g/L、FeSO4·7H2O 0.005-0.010g/L、MnSO4 0.005-0.2g/L、CaCl2 0.002-0.4g/L、VB1 0.05-0.4g/L、吐温-40 0.2-1.0%,藜芦醇0.05-0.5g/L,培养基的pH=6.8-7.0;所述的革耳菌(Panus rudis)FG-35,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106。
所述培养基配方优选:可溶性淀粉10.04g/L、蛋白胨0.2g/L、K2HPO4 0.50g/L、KH2PO4 0.50g/L、ZnSO4·7H2O 0.01g/L、MgSO4·7H2O 0.5g/L、CuSO4·7H2O 0.01g/L、FeSO4·7H2O 0.005g/L、MnSO4 0.07g/L、CaCl2 0.08g/L、VB1 0.1g/L、吐温-40 0.4%,藜芦醇0.05g/L,培养基的pH=6.8。
一种革耳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将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106的革耳菌(Panus rudis)FG-35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制得发酵种子液;
(b)将步骤(a)中制得的发酵种子液接种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中,30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50-90mL,接入2×106-5×106个菌种孢子,于28-32℃,转速160-180r/min下培养4-6d。
所述的种子培养基配方:按1L培养基的重量计算,含有15%土豆汁、葡萄糖1%、酒石酸铵0.2%,pH自然;种子在28-32℃、160r/min恒温震荡培养4d得发酵种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