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强度可控的隐形窗帘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2024.9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韩丙辰;闫文凯;董丽娟;刘艳红;石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9/24 | 分类号: | E06B9/24;G02F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037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可控 隐形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功能材料应用技术中光强度控制与建筑窗帘结合的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光强度可控的隐形窗帘。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普通玻璃对入射光的强弱是不具有控制功能的。为了能够控制进入室内的光线的强弱,往往采用悬挂窗帘的方式来遮挡光线。针对现有的窗帘,国内较早的隐形窗帘实用新型发明人刘海山1997年提出的隐形窗帘(CN2278410Y)为:在窗帘架上安装一根轴,轴的一端通过轴套,另一端通过棘轮与外管相连。另有一根弹簧,其一端固定在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棘轮上。棘轮内有容纳滚柱的凹窝,轴上也有凹窝。外管的外表面固定窗帘布。滚柱根据不同情况处于不同位置,实现外管的转动与停止,即窗帘的升降或停止。该窗帘手动下降,自动(在弹簧力作用下)上升,结构比较复杂,操控性能也不佳。而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2001年提出的一种带有隐形窗帘的调光透射窗装置(CN2469147Y),包括窗体上的透明基材,其中它采用至少为双层以上的透明基材,且分别在双层相对应的透明基材上固定设置为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偏振片。在此发明中通过窗帘的光线投射程度是不可调节的。
基于以上的发明中隐形窗帘的实现方式均比较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同时无法实现进入室内光线的智能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目前隐形窗帘存在占用空间较大、无法真正隐形以及无法实现进入室内光线的智能化控制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光波偏振态可控制的隐形窗帘,使该窗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形和光强度可自由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光波偏振态的光强度可控的隐形窗帘,该隐形窗帘是在现有用户窗户玻璃的一侧或双层中空玻璃内部设置一层光强度控制层,该光强度控制层包括两片偏振片,以及两片偏振片之间的一层边缘带有电极的旋光材料。所述的光强度控制层中两侧的两片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光强度控制层中间的旋光材料边缘的电极,用于通断电流或控制其上所加电压的大小进而控制旋光材料的旋光方向。
该隐形窗帘主要由光强度可控制的控制层按照一定比例(该比例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定)采用阵列的排布形式进行间隔排列,排列的图案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制。该光强度控制层既可以附于用户玻璃的内侧,也可以夹在双层中空玻璃的中间以最大程度上来节约占用的空间。
本发明光强度可控的隐形窗帘的工作原理:
自然光通过由光强度控制层排列组成的隐形窗帘时,光线可以直接通过没有控制层排布的地方,当光线通过控制层时则会受到第一偏振片的阻挡而阻挡部分光强度,接着通过后面的电控旋光材料时,根据所加电场的大小,使光波的偏振态发生偏转,最后通过第二偏振片来进一步控制光波强度。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 方案简单实用,占用空间非常小,实现真正隐形。
2. 最大特点为可自由地控制进光量的多少,完全满足此方面的生活、办公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隐形窗帘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Ⅰ为用户窗户玻璃,Ⅱ为光强度控制层。
图2为本发明中基于光波偏振态控制的控制层工作原理示意图,a为未对旋光材料上电极加电的情况,b为对旋光材料上电极加电的情况。
图中,Ⅰ用户窗户玻璃,1第一偏振片,2旋光材料,3第二偏振片,4控制电极。
下面结合附图对光强度可控的隐形窗帘的实现方式和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光强度可控的隐形窗帘,该隐形窗帘的实现需要依附于现有的透明用户玻璃Ⅰ表层,在透明用户玻璃Ⅰ上面采用阵列的排布形式,按照比例排列多个光强度控制层Ⅱ(该光强度控制层包括两片偏振片,两片偏振片之间的一层边缘带有电极的旋光材料,以及在控制层的一个端面上安装控制电极),所述的光强度控制层中两侧的两片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
所述光强度控制层中间的旋光材料边缘的电极,用于通断电流或控制其上所加电压的大小进而控制旋光材料的旋光方向。所述的旋光材料与前后两侧的偏振片进行贴合并实现它们功能的结合,制成光强度控制层,最后贴于玻璃上或嵌于双层中空玻璃内部实现隐形窗帘效果。
该隐形窗帘的具体实现方法及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9-00 用于开口的遮板或保护装置,带或不带有操作或固定用机构;类似构造的闭合物
E06B9-01 .安装在墙、门、窗上的格栅;与门窗一起移动的格栅;格栅式的墙,例如,回廊的栏栅
E06B9-02 .百叶窗,移动式格栅或其他安全关闭器件,例如,用于防盗
E06B9-24 .供防光,尤其是防阳光的屏帘或其他构造;为隐避或显露用的类似屏帘
E06B9-52 .防昆虫的器具,例如,防蝇纱窗;作其他用途的纱窗
E06B9-56 .用于可卷式闭合装置的操纵、导向或紧固的设施或设备;发条盒;带盒;平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