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播放多声道环绕声视频、音频时获得双声道立体声效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1363.5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鹏 |
主分类号: | H04N21/233 | 分类号: | H04N21/233;H04N21/439;G10L25/27;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放 多声道 环绕声 视频 音频 获得 双声道 立体声 效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多媒体影音播放领域,是一种在播放多声道环绕声影音时获得双声道立体声音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机顶盒等影音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欣赏各种视频、音频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休闲方式。这些视频、音频包括来源于网络的,也包括来自于本地或局域网内的存储设备的。
目前,用户拥有的影音设备主要以双声道立体声为主(包括2.0声道和2.1声道),多声道影音设备(典型的如5.1声道、7.1声道等)使用得还不普遍。然而,通过P2P网络、论坛分享等下载到的影音内容大部分都是多声道环绕声的。
多声道环绕声往往都是加扰的,如果不能正确解码的话音频中会有难以忍受的噪音。多声道环绕声的编解码技术主要由杜比等公司控制,其解码许可证很昂贵。同时,由于绝大部分用户没有多声道影音设备,结果机顶盒等影音设备厂商花了巨额的解码许可证费用,用户还是只能听到双声道立体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在播放多声道环绕声影音时获得双声道立体声音效的方法,具体形式为:1)在服务器端或本地端维护一个信息库,其中保存有每条影音内容(典型的,比如某影片)的指纹信息和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信息;2)如果用户的影音设备或声音输出设备(比如音箱、音响、功放等)不支持多声道环绕声音效,则每当用户播放多声道环绕声影音内容时,播放软件提取当前影音内容的指纹,并在信息库中检索是否有与指纹相匹配的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信息;3)如果检索到匹配的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信息,则播放软件仅播放原影音内容的影像,而以匹配到的音频流作为音频输出,这样不需要解码许可证,用户也能正常观看多声道环绕声影音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影音信息库的构建
1)目前的在线视频以双声道立体声影音内容为主,可以用软件检索现有的在线视频库,来采集影音内容的指纹和相应的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并将指纹信息和音频流提交、保存到信息库。
2)也可以在用户播放双声道立体声影音内容时,由播放软件提取当前影音内容的指纹,同时提取出当前影音内容的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并将指纹信息和音频流提交、保存到信息库。
3)也可以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扫描用户的本地存储、移动存储或本地网络存储,将扫描到的双声道立体声影音内容进行指纹和音频流的提取,并将指纹信息和音频流提交到信息库。
4)也可以由工作人员对收集到的双声道立体声影音内容,通过工具软件进行批量提取与入库。
5)影音内容的指纹包括但不限于影音文件名、片名、哈希值等。
2.匹配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信息
1)播放软件可以自动检测用户的影音设备或声音输出设备(比如音箱、音响、功放等)是否支持多声道环绕声音效,用户也可以通过播放软件的用户界面来指定、提供这些信息;
2)如果用户的影音设备或声音输出设备(比如音箱、音响、功放等)支持多声道环绕声音效,并且有多声道环绕声解码能力,则播放软件可以将音频流以未解码的形式直接输出到影音设 备或声音输出设备,由影音设备或声音输出设备自行解码。
3)如果用户的影音设备或声音输出设备(比如音箱、音响、功放等)不支持多声道环绕声音效,当用户播放多声道环绕声影音内容时,播放软件提取当前影音内容的指纹,并在信息库中检索是否有与指纹相匹配的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信息。
4)这个检索过程可以在后台悄悄进行,不影响当前的播放。
5)当检索到匹配的多声道环绕声音频流时,可以提示用户,并将音频输出切换到匹配上的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
6)为了获得更好的音画同步效果,可以在检索到匹配的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后,将该音频流下载到本地。这个过程可以是对用户透明的,也可以提示用户等待一段时间。
7)特别的,如果所播放的影音内容是由本方案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比如是本方案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在线视听内容),由服务器下发的媒体信息或媒体文件中可以包含匹配好的双声道立体声音频流信息,此时2)所描述的检索过程可以省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鹏,未经徐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1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制大棚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斗式稻米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