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食加工方舱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0422.7 | 申请日: | 2014-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相洪;李燕军;尹立军;杨涵;史长虹;胡欣;钱平;沈灿铎;刘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副食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舱,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野外作业的副食加工方舱。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即使在野外宿营或在野外施工的团体对食物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米饭、馒头等主食,而多样化的副食才能较大限度地满足野外宿营或者野外施工团队的需求。因此,研制一种多样化的副食加工单元,丰富人们在野外工作、生活的副食需求,已成为一种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和适用性强的副食加工方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副食加工方舱,它包括一由框架、前舱壁、后舱壁、上舱壁和两侧壁组成的舱体,所述舱体底部的框架上间隔设置有两叉车孔,所述前舱壁前端的顶部框架与底部框架之间设置有一通过销轴连接的H型支架,所述H型支架横向梁上设置一用于运输的拉套;所述两侧壁分别通过若干下翻铰链连接,每一所述侧壁上对称设置用于连接所述舱体框架的翻板锁,每一所述侧壁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落地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侧壁的底部框架的一端设置一水准器;所述H型支架一侧的前舱壁上设置一电源安装箱,所述H型支架另一侧的前舱壁上设置一附件箱,所述附件箱下方的前舱壁上开设一小门,所述前舱壁和后舱壁框架的两端均设置一调平装置;所述后舱壁一侧的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之间竖直设置一固定梯,所述固定梯一侧的后舱壁上开设另一小门,所述固定梯一侧的后舱壁上还设置一灭火器箱和一排烟罩箱;所述固定梯另一侧的后舱壁上设置一用于存放电缆和接地桩的电缆箱,所述固定梯另一侧的后舱壁上还开设第三小门;所述上舱壁的两端均设置一烟囱,所述烟囱之间的上舱壁上开设若干排风口;所述舱体内设置若干排地柜,每一排地柜上水平铺设一灶台,每一所述灶台上均设置若干口锅,所述地柜的两端与所述前舱壁、后舱壁之间均设置一水池柜,每一所述水池柜上均设置一水槽,每一所述水槽旁均设置一水龙头,其中一所述水池柜内设置一暖风机;所述舱体的前舱壁和后舱壁内侧均设置一水箱,每一所述水箱两侧的前舱壁和后舱壁上均设置一吊柜;所述舱体的上方与所述锅对应的位置均设置一抽油烟机,每一所述抽油烟机的一侧均设置一照明灯。
所述后舱壁的底部框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一滚轮;所述调平装置为手动调平装置。
上舱壁后方的烟囱的右侧设置两方便检修人员攀爬至舱顶的把手。
为了保持秋冬季使用时扩展后操作间的温度,将扩展后方舱的外围围设一帐篷布,所述帐篷布的前后两侧开设一方便进出的门和一用于通风的窗户。
所述灶台两端的两口所述锅之间均设置另一水龙头,所述水池柜与地柜平齐。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发明舱体的两侧壁能够通过扩展助力装置展开,且在两侧壁上设置了落地支架,因此可以方便地打开两侧壁,增大操作使用的空间。2、由于本发明在前舱壁的外侧设置了H形支架,并在舱体底部的框架上设置了两叉车孔,因此既可以方便地将舱体与自装卸车底盘配套使用,实现吊装装卸和越野运输,又可以满足其它装运形式,比如:叉车、托盘、钢丝绳等,同时可以方便汽车、火车、飞机和船舶的运输。3、由于本发明舱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因此当采用自装卸车装卸时能够减小舱体与地面的摩擦,保护与地面接触的舱体同时,还能够防止对地面的破坏。4、由于本发明设有自动供水系统,因此可以方便炊事作业的用水及作业后的清洁工作。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野外食品加工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侧壁展开状态左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内部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侧壁展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下文中涉及的前、后、左、右均相对于方舱前进方向,方舱前进的方向定义为前方,与之相反的方向定义为后方,面向前进方向的左手边为左方,右手边为右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