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08138.6 | 申请日: | 2014-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茂;陈树林;张藩;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88;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产 褐藻 裂解 菌株 及其 应用 | ||
1.一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8312,保藏日期为:2013年10月9日,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海洋嗜盐单胞菌SH-19(Halomonas elongat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筛选自海胆肠道。
3.一种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株生产褐藻胶裂解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褐藻胶裂解酶生产阶段,生产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为褐藻酸钠,褐藻酸钠在生产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3%,氮源为硫酸铵或者氯化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液制备阶段:利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株制各种子液;
2)菌种繁殖阶段: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一次发酵培养基后,所述一次发酵培养基在pH为4.5~9.5和温度为26~30℃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发酵;
3)褐藻胶裂解酶生产阶段:向所述一次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褐藻酸钠和氯化钠,配制成生产发酵培养基,生产发酵培养基中的褐藻酸钠和氯化钠的浓度各为1~3%,所述生产发酵培养基的pH为4.5~9.5,在26~30℃条件下连续发酵8~14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碳源、氮源和陈海水,其中,碳源为牛肉膏和酵母浸提物,所述氮源为硫酸铵或氯化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酵培养基中牛肉膏和酵母浸提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各为0.1~1.5%,硫酸铵或者氯化铵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2%。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褐藻酸钠在生产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氯化钠在生产发酵培养基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酵培养基和所述生产发酵培养基pH均为7.5~8.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酵培养基和所述生产发酵培养基pH均为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81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跟踪器
- 下一篇:用于预测癌症复发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