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抛免振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过程数据监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07716.4 | 申请日: | 2014-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军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抛免振 密实 钢管 混凝土 施工 过程 数据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抛免振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过程数据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建设部《2010年十项新技术推广计划》的内容, “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浇筑量大,浇筑深度、高度大的工程结构;配筋密实、结构复杂、薄壁、钢管混凝土等施工空间受限制的工程结构;工程进度紧、环境噪声受限制、或普通混凝土不能实现的工程结构。” 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一种推广应用的新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工程建设中。
为满足钢管混凝土浇筑质量、安全、环保的要求,钢管混凝土多采用高抛免振自密实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为液态(半液态)流动状态,会产生液态自重压力和冲击压力,产生钢管的外鼓变形。多数钢管混凝土截面比较大,可界定为大体积混凝土,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减少有害温度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浇筑后也应对温差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监测性能好的高抛免振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过程数据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抛免振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过程数据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1)利用压力盒、应变花、弦式应变计、千分表收集混凝土压力、钢管柱各断面的应变和变形数据;
(2)利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计收集混凝土中心、外表面及大气实时温度;
(3)使用计算机对收集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施工各个步骤结构性态;
(4)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以及相关施工成形的标准,对结构施工的后续工序进行预测,并采取对应措施来避免或者降低施工的误差。
温度传感器 4 个、钢筋应变花片 10 个、弦式应变计 4 个、位移计或百分表 6 个、相应的数据采集仪器 1-2 台、钢弦应变计采集仪一台设置在第一组柱上;根据第一组钢柱施工监测结果初步分析,第二、三根柱子可不进行温度场测试,不再在钢柱内部布置测点,仅测钢箱应变和变形。
数据采集仪器采用四通道静态/动静态采集器,每个四通道静态/动静态采集器接入一个无线信号,共计 4 通道采集器,四通道分别可以接入差分或单端电压的工具式表面应变传感器、应变位移传感器、应变压力传感器、电压或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弦式应变计、土压力盒、温度传感器直接预埋于钢管柱内部,浇筑混凝土时通过导线连接终端得出监测数据。
本发明施工方便,监测性能好;与以往相似监测相比更方便快捷且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更吻合 真实可靠。通过应力应变的量测,对结构的稳定状态进行施工监控和信息分析,并结合一定的施工方法来控制结构的不利变形,进而改善施工过程中 整个结构的受力状况,以实现利用量测的结果来指导结构安全施工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抛免振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过程数据监测方法,包括:
(1)利用压力盒、应变花、弦式应变计、千分表收集混凝土压力、钢管柱各断面的应变和变形数据;
(2)利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计收集混凝土中心、外表面及大气实时温度;
(3)使用计算机对收集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施工各个步骤结构性态;
(4)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以及相关施工成形的标准,对结构施工的后续工序进行预测,并采取对应措施来避免或者降低施工的误差。
温度传感器 4 个、钢筋应变花片 10 个、弦式应变计 4 个、位移计或百分表 6 个、相应的数据采集仪器 1-2 台、钢弦应变计采集仪一台设置在第一组柱上;根据第一组钢柱施工监测结果初步分析,第二、三根柱子可不进行温度场测试,不再在钢柱内部布置测点,仅测钢箱应变和变形。
数据采集仪器采用四通道静态/动静态采集器,每个四通道静态/动静态采集器接入一个无线信号,共计 4 通道采集器,四通道分别可以接入差分或单端电压的工具式表面应变传感器、应变位移传感器、应变压力传感器、电压或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弦式应变计、土压力盒、温度传感器直接预埋于钢管柱内部,浇筑混凝土时通过导线连接终端得出监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军,未经成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振光及红外传感器辅助惯导系统定姿方法
- 下一篇:可折叠书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