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07563.3 | 申请日: | 2014-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军;朱跃民;周海军;金崇正;阮冠华;杨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搅拌 式锚杆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包括一中空的锚杆本体(1)和一个固设在锚杆本体(1)前端的钻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出浆管(3),所述锚杆本体(1)与所述出浆管(3)相通,所述锚杆本体(1)的前端还固设有至少一个搅拌体(4),所述搅拌体(4)包括与锚杆本体(1)的管壁固连且与锚杆本体(1)的中心线垂直的第一搅拌叶(41),所述搅拌体(4)还包括一个第二搅拌叶(42),所述第一搅拌叶(41)与第二搅拌叶(42)的一端铰接,且第二搅拌叶(42)能够沿铰接点在第一搅拌叶(41)叶面所在的平面内摆动,所述第二搅拌叶(42)与第一搅拌叶(41)之间设有使第二搅拌叶(42)与第一搅拌叶(41)之间的夹角小于180°的限位组件(5);所述第一搅拌叶(41)的外端与对应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搅拌叶(42)的外端与所述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体(4)有一个,所述第一搅拌叶(41)的内端固设在所述锚杆本体(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体(4)有2~5个,且所有搅拌体(4)均沿锚杆本体(1)的外周壁周向均匀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体(4)包括两片第一搅拌叶(41),所述第二搅拌叶(42)夹于两片第一搅拌叶(4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固设在第一搅拌叶(41)上的限位板(51),所述限位板(51)能够与所述第二搅拌叶(42)的内端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固设在第二搅拌叶(42)的外端部的限位销(52),所述第一搅拌叶(41)上设有能够与所述限位销(52)相抵靠的挡板(5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管(3)有两个,所述出浆管(3)与所述锚杆本体(1)的管壁相固连,所述出浆管(3)的中心线与所述锚杆本体(1)的中心线相垂直,两个所述出浆管(3)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出浆管(3)的中心线与所述锚杆本体(1)的中心线相交。
8.一种可变径搅拌式锚杆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安放锚杆:将钻头(2)插入墙体内,直至搅拌体(4)与墙体相接触。
B、钻孔和灌浆:转动锚杆本体(1),并保持锚杆本体(1)均匀的钻进速度,从锚杆本体(1)的后端注入高压凝固剂,正向和反向交替旋转锚杆本体(1),直至锚杆本体(1)全部插入墙体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径搅拌式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的钻进速度为0.5~1米/分钟;锚杆本体(1)的旋转速度为60~75转/分钟;插入锚杆本体(1)时,锚杆本体(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20°;锚杆本体(1)的长度为6~24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变径搅拌式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剂为水泥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5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全方位断带抓捕器





